深圳到底是誰的深圳?(1 / 1)

健康是人類最大的財富。生命因健康而快樂,因疾病而枯蔞,有了健康,才有一切。

很多人說:健康無價。也有很多人說:錢是萬能的。人不可沒錢,更不可沒有健康。兩者相比,一般認為健康的法碼要重的很多。有人將健康與錢的關係比喻:金錢是零,而健康是零前麵的那個1,沒有了1,有多少個零也都沒有意義。人生的價值就像算術中的乘法法則,如果健康沒有了,即健康等於零,即便是錢數再多,兩者之積仍然是零。

然而,飄在深圳迫於生計的打工者們,每天準時下班是否已經成為你遙遠的記憶?肩頸酸痛、胃痛、背痛……是否成為你和同事彼此熟悉的“共同語言”?你床前的燈每天都會亮到幾點?你是不是不得以或是不自覺地走入了為錢或是為工作而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的行列?

繁忙的打工一族們,早起晚睡似乎已經成了普遍的現象。白、夜班的交替工作似乎在每個工廠都不可避免。他們似乎都在像陀螺一樣旋轉,往往每天午夜淩晨才能夠入睡。可是不知道,晚睡早起的習慣已經嚴重妨礙了身體髒器的排毒和自我調節,就好像兩頭同時在一起燒的蠟燭,隻會讓生命燃得更快。據統計,目前我國的死亡率最集中的年齡段在30歲—50歲,高學曆人群的平均壽命僅僅為58&8226;5歲,情況很嚴重,特別是長期使用電腦、缺少戶外活動和飲食不規律的年輕上班族,已欠下了“健康債”。

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上自我調侃:“年輕的時候用健康換金錢,老了就用金錢買健康。”很多人已經明白年輕人是用健康換金錢,為什麼不好好的珍惜自己的身體呢?難道,非要拿自己的身體來做賭注。要知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健康,生命也將因此消逝。

來深圳有八年了,對深圳的歸屬感一天一天的減弱,可以說政府一代不如一代,物價高漲,政府利益團體與民奪利,應承擔的對社會的責任一直不到位,醫院亂收費是體製性的問題,深圳人民醫院院長被停職隻不過是掩蓋政府失職的一個犧牲品,可以說,誰在這個位置誰都會幹同樣的事,因為深圳幾大醫院都是這樣幹的。這麼多年來,我的朋友有幾個因病住院,每次住院沒有一個醫院不多收幾千元的,最後都憑著良好的人際關係追回,也就算了,所以,漂一族的同胞們如果不是全部公費或者太有錢的話,每次醫生服務時,一定要帶記錄本記錄,小毛病就去藥店買藥算了。

房價火了,可是買房的深圳人才占3,,停車費漲了,原來停一天五元,現在停一天五十元,地王大廈年停車費超萬元,停車場投資了多少錢?十元錢停一個小時,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跑一個小時了,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幾個月了,什麼時候也能接軌?外國人、香港人在深圳非法就業遍地都是,而深圳戶口本地人、外地勞務工失業率高漲,沒人理。香港人可以加入社保,享受公費醫療了。因為香港政府心裏裝的是香港人民,深圳政府定位不準,不知道代表誰的利益,索性誰也不管,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向社會,由於香港政府對人民的態度,香港人歸屬感十分強烈,不管怎樣說,香港依然是國際大都市,深圳依然是一個上不了台麵的普通城市,深圳到底是誰的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