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伊基克風雲 第一章 伊基克
“保羅小朋友,在想什麼呢?”
“哦,您好,席爾瓦神父,我在遙望自己的故土。”
“想家了嗎?保羅。”
“席爾瓦神父,中國有句古語——狗不嫌家貧,清王朝雖然落後,但是那裏仍然是我的祖國。”
“是啊,故土難離,我同樣想念生活在馬德裏的親人們。”
“嗬嗬,神父,你不是已經把自己奉獻給天主了嗎?”
“可我現在還是一個凡人不是?”
“是啊,隻要是人就擁有自己的感情。”保羅老神在在地說道,根本不象一個三歲小孩應有的神情。
其實本地人已經對這種場景習以為常,根本不會感到驚訝,隻有那些前來運輸硝石的遠洋船隊上的水手們偶爾會感慨這一對怪胎。
作為小鎮民眾唯一的精神寄托伊基克教堂,向來是保羅棲身的場所。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才和教堂的負責人席爾瓦神父建立了一種超友誼的關係。
不過,席爾瓦神父雖然是保羅的教父,但是,他並沒有強求保羅把自己奉獻給教會。出於對保羅的喜愛,這個小家夥很早就成了唱詩班最小的存在。
席爾瓦神父一直在重點培養自己的這個教子,在他看來這個小怪物絕對是個天才,不但在很短時間內就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而且還在幾個月時間裏,就從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水手們身上學會了德語、葡萄牙語、英語、法語、俄語、阿拉伯等語言,甚至本地那些印第安語他都能夠來上幾句。所以,他從來沒有把保羅當小孩子一樣看待。
其實這種情況並沒有什麼奇怪的,作為前世的傭兵之王,陳凱可以流利地使用十種以上的語言用於交流。就是他所掌握的非洲某些部落語言也不下三種,畢竟他曾經在在那裏呆了將近兩年時間。
現在,陳凱不過是在找機會名正言順地恢複自己原本的能力,以免顯得自己太妖精。
前世陳凱可是個大人物,這個二十八歲的中國人,是大名鼎鼎的天玄宗第八十八代傳人,獠牙國際傭兵組織核心成員。曾長期活躍在美洲、非洲、西亞等地,幾乎哪裏有戰爭,哪裏就有他們的身影,用戰績彪炳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國際傭兵組織公認的傭兵之王。
不過,俗話說常在河沿走沒有不濕腳的,這一次陳凱就栽在了格魯吉亞戰場。實際上這次失利並不是獠牙本身的責任,他們被俄羅斯內務部隊的某些成員暗中出賣,最終倒在反俄勢力的炮火急襲中。至於陳凱本人,更是被一發導彈直接命中,身體瞬間被分解成零碎。
隻是陳凱也沒有想到自己的靈魂竟然穿越了一百多年的時空,於1860年重生在陳狗子身上。當然,狗子隻是個賤名,用農村的話來講就是好養活。現在他的大名可是保羅陳,這是教父席爾瓦神父親自給他起的名字。
陳凱這一世的父親是廣東人陳永碌,大名鼎鼎的太平天國戰士,侍王李世賢的部下。在開辟福建戰場的戰鬥中,曾經官居次旅帥。不過,這支南下的太平軍雖然在福建取得了多次勝利,但在西方列強和清軍的聯合絞殺下最終還是失敗了。
當時,太平軍餘部尚有數萬人,留下來繼續抗清似乎已經不可能了。因為四周都是清兵,左宗棠所部更是緊追不舍;海外就是西方列強的軍艦,南下呂宋同樣已經不可能。唯一的辦法就是走前人的老路,去當豬崽被賣到國外當“契約礦工”。
此時,美洲大陸勞動力極其短缺,且不說美國西部地區,就是南美一帶同樣如此。無數的人口販子把目光投向全世界最大的人力資源集中地——大清,希望從這個正在爆發戰爭的國度獲得廉價的勞動力。結果如他們所願,太平軍餘部約三萬人選擇了這條唯一的生路。
好在秘魯方麵的那些資本家還算比較人道,並不是單單把自己需要的青壯掠去。在經過多次協商之後,對方答應把太平軍的家屬一起運往國外。這種結果對涉及的各方來講都是能夠接受的,首先用工方獲得了太平軍殘部的心,使之能夠安心工作;二是為大清國降低了安置費用,避免民眾再次叛亂;三是陳永碌他們不用再擔心清政府秋後算帳,免得一直提心吊膽不得安寧。
陳永碌他們的命運比上個世紀黑奴們幸運地多,一萬六千多太平軍連同家屬接近小五萬人,在漫長的海上旅途中並沒有出現大批死亡的現象。畢竟資本家為這些人員支付了不菲的資金,同樣不希望自己的投資竹籃打水——一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