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亂世伐謀(1 / 2)

自古以來,權利的紛爭從未間斷,無論是太平盛世又或者動蕩年間,然而亂世造就下的爭鬥往往卻複雜不堪,因為權傾天下的機遇,所有野心、貪欲及弑殺之念都將為蒼生世道抹上一筆濃重的血色。

屹於蒼茫東境,千萬平方公裏之地,名曰“千華”,立國為“乾”,在曆經三百多年的風雨滄桑後,世徒人心悄然變遷,浮華敗壞之息尤甚,朝野內外,無不阿諛奉承,正所謂帝庸沉淪,整日縱酒享樂,而為臣子者,不以勸誡,反倒助長其行,弄得這碩大的“乾皇宮”是烏煙瘴氣。

景文帝蕭禮不理世事,為下者便可肆意妄為,而上者,乃乾朝“五柱”之首,皇族之長八王爺蕭世顯,由他所統領的皇室門閥不僅無所顧忌的募軍強備,還擅自幹涉其他軍閥統帥之地事務,為此,同為“五柱”的軒轅靖上書參本,最終兩閥結下仇怨。

下者,乃地方官吏,因屬地偏遠,中央政權無法直接管製,而所屬上官也是互相偏袒,以至於區域間賦稅差異較大,官吏則中飽私囊,鬧得民不聊生,難於苟活,在上庸下混的時代裏,百姓僅為案板魚肉,任憑宰割。

景文三年,於南朔、北境一帶發生大暴動,一時間,整個“千華大地”陷入戰火之中,而乾朝五柱臣也被相繼召回,為了鎮壓各路起義軍,乾朝一共集結了二十萬大軍,由八王爺蕭世顯先領十萬軍士開拔。

然而在南朔一個名為夷州山的地方,兩軍展開了廝殺,就在乾朝軍依仗人數優勢不斷壓製起義軍時,卻偏偏被騙入了事先設好的陣眼之中。

隨後狂風驟起,漫天滾雷,於山行道間卷起黑龍卷,而依設於陣中的通明火具竟在刹那間成為了招雷利器,突然間,一道霹靂打下,擊中火具,被擊散落的燃渣點燃了周邊的一切,在前有黑龍卷堵路,後有滾雷霹靂、烈焰火海威逼的情況下,蕭世顯也隻能引幾千殘軍,潰敗而回。

這一仗之後,開拔的十萬乾朝軍士,已然損失了三萬餘人,而後續的交鋒中,蕭世顯也是一敗再敗,直到與第一批援軍合流的時候,那十萬人也已經損失過半。

………

南朔淮陰境內(夷洲山附近),大批乾朝軍士入駐,此刻,來自西南塞城的軒轅門閥以及興野、廣林的西境嗤兀門閥均率領了三萬軍士,合流之後,乾朝大軍共聚集了十一萬之眾,且精銳、勇猛,這對於剛打出氣勢沒多久的起義軍而言,將是一次嚴峻考驗。

夷州山上,起義軍搭建了三座營寨,雖說駐守士卒不過兩千餘,但依仗山形險要,隱秘點甚多,所以其餘軍團士卒能夠散落在夷州山各處,實施迂遊伏擊,而不熟地形的乾朝軍士則多被戲耍,死傷慘重,不過好在軒轅靖早有所備,在來前陸上便已命人尋來“山人”,待繪製成圖後才緩緩進兵。

因軒轅門閥進兵謹慎,起義軍難從下手,直至山腰平緩一帶展開進攻,而起義軍無能力敵,正麵一戰潰不成軍,加之“山形奇陣”難以部署二次,以至於迫棄夷州山,退兵至淮陰城內拒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