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二章 上林村(下)(1 / 2)

鎮叫林河鎮,山叫盤龍嶺。

盤龍嶺是燕山山脈的一部分,沒有什麼高聳入雲的氣勢磅礴,但是綿延起伏的山嶺層層疊疊,有如蟄伏在此的巨龍身上的鱗片連綿不絕。

盤龍嶺的山勢自西北蜿蜒而來,到了龍舌溪這裏突然昂起像是巨龍的頭顱,形成盤龍嶺的主峰龍首山。龍首山下龍舌溪畔那一片開闊的地帶便是龍須鎮。

龍首山不高,也就是一千多米的海拔,但是它很陡。車行在山腳,抬頭看上去,似乎那山尖都插到潔白的雲彩裏。

皮卡車“突突突”的沿著盤山路穿山涉水一路前行,隻要不是雨雪天氣這條路的路況還是不錯的。路邊兩側的山溝及山前衝積台地上適於果樹種植,板栗、核桃、梨、山楂、葡萄、蘋果、沙果、杏等幹鮮果琳琅滿目。

這裏都是林河鎮的範圍,幾個自然村稀稀落落的散布在方圓幾十公裏的山裏,大多聚居在河穀山坳地勢平坦的地方,攏共也沒幾個人。由於耕地很少,這些果樹就是鄉民的主要經濟來源。看上去品種繁多五花八門,實際上都是東一塊西一撮,沒有幾片果園是成規模的,產出實在有限,而且土地貧瘠,果品質量實在不咋地,常常因為沒有賣不出去白忙活一年。

等到順著山勢漸行漸高,果樹就很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稀疏的針闊葉混合林,蒙古櫟、遼東櫟、槲櫟、栓皮櫟、槲樹、臭冷杉、白樺、風樺等等各式各樣的樹種,由於葉片顏色各異深淺不一,鋪在山間一層層錯落有致,像是一幅巨大的油畫一般,很是好看。

隻是偶爾裸露的山石和一塊塊斑禿一樣的空地,破壞了整體風景,讓人看了膈應,那是亂砍盜伐的後果。

轉過一道河水衝斷的山嶺,就是上林村的地界。

全國最大的自然村是哪裏不知道,邊疆藏區那些個隔壁荒原不必說,在華北這一片地界,一百多公裏的麵積足以使上林村“傲視群村”了。

地方是不小,不過全村一百多戶不到一千人散布在這一片大山,許多人家一年之間見幾次麵說幾次話都數的過來,沒辦法,地方太偏僻也太大,重要的是實在太窮,誰有那閑心思閑逛……

翻過兩道山嶺跨過一道石橋,山腳下小溪邊有一塊半畝左右的蠟子樹林,蠟子樹又叫烏桕樹,是一種色葉樹種,春秋季節樹葉會變得紅豔奪目,不下楓丹。不過現在正值盛夏,遠未到觀賞蠟子樹葉的時候。

這是前年暑假自己和二爺爺一起栽下的樹苗,雖然枝繁葉茂長勢不錯,但是年頭少了點,還隻有一人多高,遠遠沒有成材之後高達十幾米的威武霸氣滿山火紅。

樹林後麵一幢五個房間的木屋,是用山上的白樺樹伐木搭建,雖然簡陋的很,但勝在取材方便經濟實惠。

樹林,木屋,山坡,石橋,溪水,隱藏在深山峻嶺之中,遠離塵囂隔斷紅塵,很是幽靜雅致,真真是一處休閑避暑的好所在。嗯,除了房子實在破了點……

門口還有一塊寫著“盤龍度假村”的木牌子,卻風吹日曬在就殘破不堪,隨意的丟在那裏。

皮卡車剛剛駛過石橋,木樓那邊就竄過來兩條黑黃相間的身影,風馳電掣一般掠過草地,嘴裏“汪汪”叫著就跑過來。

林山嚇了一跳,怕他們鑽到車軲轆底下給軋了,趕緊停車。

剛打開車門,兩個家夥就蹦起來往林秋身上撲,嘴裏還發出“嗷嗷”的叫喚。

這是兩條純種的德國黑背,寒假的時候二爺爺不知道去哪裏訪友帶回來的,那時候還隻是兩隻剛會吃食的狗崽子,毛乎乎虎頭虎腦的把林秋稀罕的不行,睡覺都摟在被窩裏。

林山就蹲下來喊了一聲:“招財、進寶!”任由他們搖頭擺尾的撲到自己身上,兩條濕漉漉熱乎乎的舌頭就在自己手上臉上舔來舔去,表達他們對於久別重逢的林山非常歡迎。

沒錯,這兩條狗就是這麼惡俗的名字,那個不著調的二爺爺給起的,當初林山還抗議了好久,因為他鍾意的名字是湯姆和傑瑞……

隻是半年時間,兩條黑背就長得有四五十公分高,四肢頭頸的黃毛柔軟纖長,背上的黑毛油光水滑,看上去精神奕奕身強體壯,狀態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