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少年 第二章 初臨貴境(1 / 3)

正和十三年,大興王朝立國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個年頭了。

天下承平日久,老百姓自是安居樂業、繁衍生息。雖北方邊疆時有小患,但帝國有三十萬鐵騎拱衛,疥癬之疾不足為患。去年年末尤有傳聞,朝廷大佬已起收複北疆故土之心,與更北蠻族有聯合夾擊北朝之議,可見局勢之大好,廟堂之中江湖之遠自都是一片祥和喜慶。沒有了朝堂政爭的風雲變幻,世家大族的榮辱興衰,大興王朝真可說是百家爭鳴、百業興旺,城鎮鄉間到處都是一派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說不盡的文采風流,道不完的美滿富足。

二月初春,微風吹在人臉上還有不少寒意,城效野外更少有人蹤。但江南卻是草木生發、鶯歌柳浪、桃李芬芳、春風陣陣,飄散的雨霧猶如神秘麵紗把這美景籠罩。詩情滿懷的文人士子、不甘寂寞的貴婦少女,像是被這春風撩到,急不可耐的揣好滿意的詩文,係上最美的羅裙,蜂擁向城外山林田間阡陌,踏春而歌。

這天下午,東湖府城外的官道上,一輛掛著金陵蘇家標記的黑色牛車緩緩而行。牛車雖寬大結實,且掛有蘇家標記,但廂外卻無任何裝飾,粗獷簡陋,同時也無人護衛,僅一十五六歲的健碩少年騎驢隨行,看來是蘇家仆人出行了。近觀車身卻是風塵仆仆,看來已經趕了不少的路了。牛車在城門處轉了一個彎,向著右邊的官道繼續前行,顯然這裏還不是他的目的地。

坐在車轅上趕車的是一個四十歲左右的精瘦漢子,不動如鬆、雙目如電、悍勇異常。他身著青衣短襖,雙手骨節突出,一手握韁繩、一手握牛鞭。他叫陳子陽,是金陵蘇家家主的義弟,也是蘇家的首席護院。原本蘇家家主剛剛過世,做為義弟,二十多年來如家人一般的他應當留在金陵。無奈義兄臨終之際,唯恐大小姐無力左右局麵,為免宵小生事,蘇家家務交接會因此多生風波,特意要他無顧喪事,遠赴黃山一處隱秘莊園,接回一直將養在外的小公子。

陳子陽自知此行任務重大,小公子的身份雖然是私生子,但卻是義兄膝下唯一男丁。隻有把小公子平安地帶回到金陵蘇家,才能堵住蘇家其他各房想要生事的借口。蘇家是高門望族,內外衝突不斷。大小姐雖說早在義兄亡故之前就學著處理家事,短短幾年時間裏也能做到麵麵俱到。但畢竟是女兒身,有許多人、許多事情,沒有了義兄在一旁的震懾,還不曉得要起什麼波瀾,但願一切順利吧!幸好一大家子人有正也有反,還是有不少人是站在大房這一麵的。

陳子陽背後的碎花布簾被掀開了一角,露出一張年青而顯稚嫩的臉龐,她輕聲說道:“陳叔,到哪裏了?還要走多久才能到啊?”語氣裏透著疲憊和焦慮。

小姑娘是大小姐四個貼身婢女琴、棋、雪、月的小月。“小月,累了吧?快了,還有兩天就能到家了。剛才過的是東湖府。”陳子陽壓下自己的思索,有些心煩意亂,隨口回答著,“再往前走一段路,就找個地方打尖投宿。”

“公子,累不?餓了吧!小婢這裏有烙餅和一些糕點。”小月放下布簾,回身拿過車廂裏麵的一個黑漆食盒,向坐在對麵的少年說道:“陳叔剛才說了,還要往前趕一段路,再找地方休息,先吃點東西壓壓餓。”

少年也就十五六歲的樣子,白皙瘦弱的臉,烏黑的頭發隨意的挽了一個發髻,稀疏的劉海蓋在額前,盤腿坐著,右手不時輕輕拍著臥在膝上小憩的小女孩。聽到小月的聲音,小女孩睜開了微閉的雙眼,烏溜溜的大眼睛四處亂瞅了一番,確定了自己所在的地方,揚起頭,對著少年小聲地說到:“哥,我要吃,我餓了。”

“嗯!”少年對著小月說道:“小月姑娘,麻煩給我兩張餅吧。謝謝你!”

“公子快別這樣說,奴婢隻是下人,當不得公子的謝的。得虧現在是在外麵,要是在府裏被其他人聽見了,還不得多少要受些家規的。”小月神情有些慌亂,偷偷瞄了少年一眼,也不敢細細打量少年的模樣,隻是在心裏卻是想著:小公子真是個怪人,那有做主人的向下人道謝的,府上的管事都沒有公子這麼和藹。不過就是性子有些清冷,一路上也不怎麼開口說話,也許是從小在外長大的緣故吧!一個人從小不點到現在,這麼多年,想來是有些可憐的。其實這樣子的公子也還好啦,至少小姐不會那麼頭疼了。想到這段時間小姐的為難,小月有些沮喪的歎了口氣,小姐平時對自己幾個小姐妹的好,大家一直都是記得的,但現在卻是幫小姐不上,看著小姐慢慢變瘦的身子,真是叫人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