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秋風大作,作為一名青年曆史學家的王振坐在家裏,望向窗外發愣,他正在思考關於明朝明英宗被困“土木堡”這一曆史事件。
越是思考他心中越是大為糾結,於是他想寫一篇報道,是關於大宦官王振坑害明英宗,致使明英宗被俘的一篇議論文。
寫了好一會兒,張振有些困意,緊接著趴在桌子上昏昏入睡,就這樣一分一秒過去,伴著異想天開的夢境張振進入深度睡眠。
也不知過去多長時間,張振突然感覺到自己背後傳來一名女子的聲音,這聲音如此溫柔甜美,讓王振為之一顫,接來,就是一種不同尋常的詫異感覺。
“王公公,皇上要找您議事,請公公您快快醒來。”這聲音輕聲細語,喊叫王振之人是一名小太監,他彎腰鞠躬,拱手抱拳向躺在臥榻之上的王振喊道。
王振突然被驚醒,一伏身坐起,並用兩隻滴溜溜亂轉的眼睛向前後左右窺視,一低頭,他又看向自己的身體,好嘛!王振一看之下嚇一大跳,他心裏翻騰“天呢,我怎麼穿著明朝時期的白色內膽衣?還有這個一身太監服飾的小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小太監也就十六七歲的年齡,臉上白淨淨一片,他還是低頭一如既往道“王公公,您別讓皇上龍體在那裏久等,要是怪罪下來,小的可吃罪不起啊!”
王振從被褥裏鑽出,小太監為王振梳理頭發更衣戴帽,穿上一身太監服飾後,王振在小太監的攙扶下,向臥室裏的一麵銅鏡走去,王振懷揣惶惶不安的心情靠近銅鏡,他心裏在擔心,自己會不會真變為太監,這可關係到一生的“幸福”,絕對不是兒戲。
剛到鏡子前,王振望向從地麵豎立而起的一麵七尺多高的橢圓形銅鏡,他看向鏡裏的自己,他一抬手摸一摸自己的下頜,他想觸覺一下自己還有沒有胡茬兒。
小太監這時突然小聲尖細的叫道“哎呀!王公公,您為何還有胡須若隱若現,您是不是???沒有淨身,或者???”
小太監沒敢再往下巧語,因為頭戴宦官烏紗的王振用冷酷眼神向他看去,王振突然掐住小太監的脖子,輕輕一使勁,道“不要到處去傳言這件事,還有,我到底是誰?”
王振這句話問得頗為可笑,把小太監弄得一怔,愕然道“小的不知您是所雲何事,您難道已經失憶,或者???”
“閉嘴,我問你,我是誰,不說,我就殺了你!”王振震怒。
小太監兩腿一時間顫抖不止,渾身酥軟,“撲通”跪下身子,邊磕頭,道“王公公您難道已經忘卻,您是英宗身邊的寵信宦官王振嗎?請您饒了小的,饒了小的???”
“王振?王振!呀!”王振突然想起明朝明英宗被生擒那一曆史事件,被後世稱為“土木之變”,而大宦官王振在土木堡一戰中,被明英宗下屬名將樊忠一錘擊死,而後在曆史上便留下一堆罵名。
想到這一切,王振心中突然湧起一股熱血,他想“既然我已經淪為臭名昭著的大宦官王振,那我就是朝廷大臣的眾矢之的,為了生存我絕不能手軟,而曆史上說那三楊元老和太皇太後張氏一直阻撓王振的強勢,嗯,我可要倍加小心。”
想完,王振往自己下身一摸,獨自偷笑道“嗬嗬,‘千年老人參’安在,我還有何懼之?英宗的**,恐怕要‘雞飛狗跳’也!”
說完,王振一仰頭狂笑不止。
隨即,王振由小太監引路向宮中緩步而去,一路之上王振思緒翻騰,他身為曆史學家他對明英宗深有研究,明英宗這次找他,可能是因為太皇太後張氏指責宦官插手朝政一事,而宦官審閱批示朝政事物“批紅”一職,可能要被罷免廢除。
王振越想越不是滋味,不過,明英宗這個人沒有主見,平時大事小情都和王振商議,若是這一次明英宗能敞開心扉說出大皇太後的旨意,那就說明,明英宗對他張振還是極為放心。
這麼一想,王振反倒心情舒展許多,心情一舒暢,王振就想出應對太皇太後張氏的計策。圍著皇宮裏繞了一大圈,這才來到乾清宮裏參見皇上明英宗。
明英宗一見到張振,立刻停止在屋裏迂回踱步,張振當即跪倒參拜“奴才王振參見陛下,不知陛下找奴才有何要事?”
張振話一出口,讓明英宗大感驚訝,英宗發現張振的聲音不再那般尖細,反倒比以往要滄桑許多,這可不是太監的聲音。
這時,英宗大跨步走至張振麵前,一彎腰伸兩手把張振攙起,道“先生請快快站起,我要說之事,可能關係到先生的安危,來,請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