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年來,圍獵的比賽形式及規則被曆任帝王不斷完善,從上一屆開始便沒有一人提出異議。
自古圍獵以獵多者勝,而這項方式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公平的,靖國舉行的虎林圍獵一改傳統的比賽形式,采用積分製,根據獵物的大小、年份和獵取的難易程度來規定獵物的積分。如一隻兔子算兩分,一隻幼年小鹿算五分,一隻成年雄鹿算八分,一隻猛虎算十五分。
但是如果你殺死懷孕的母獸則會嚴重倒扣分,例如殺死一隻懷孕母鹿會扣十五分。這樣的規定在保護母獸、利於虎林動物繁殖的同時,也很考驗獵手們的眼力和手上功夫。
虎林圍獵的規則大多數都是傳統圍獵中約定俗成的規則,但其中有四點非常重要。
第一,參加虎林圍獵的人必須提前一個月到當地官府報名,報名為期十天,報名費用是一百兩銀子。
辦理報名的人是祁謹親自指派到該地區的清正廉明的官員,所以不會存在挾私報怨、欺上瞞下的行為。
一百兩銀子則是用於製作獵手們的專屬箭枝及維護虎林的費用。製作獵手們專用的箭枝可以便於區分獵物的歸屬,有益於比賽的進行。每年維護虎林均需要花費大量的銀兩,而獵手們狩獵獲得的獵物也不能不花分毫的白得,所以朝廷決定收取一定的費用。
第二,謹記圍獵的時間。圍獵共進行兩個半時辰,圍獵伊始與結束均會有鼓聲提醒獵手,獵手必須在結束的鼓聲停止之前回到點將台,否則鼓聲停止後運回的獵物不算積分,但獵物仍歸獵手所有。
第三,嚴禁殺人,一旦發現,按律法處置。圍獵是一個娛樂性的賽事,主要是為了加強朝廷與武林的交流,不是為了解決私人恩怨。
為了比賽的公平,為了監督獵手,皇室與武林各派商議決定,虎林中將會遍布皇室禦前侍衛以及各派長老,兩人一組,互相牽製,共同監督獵手,監督者也不可以出手援助獵手,否則一律重懲。
第四,每位獵手均要帶上朝廷指派的六名侍衛,侍衛的職責是運送獵物和監督獵手,侍衛不得幫助或阻撓比賽,違者卸職。獵手們獵得的獵物歸獵手所有,獵手可自行處理,可以現場販賣給官府聯係好的酒樓。
當年霄帝考慮到獵手們可能獵到很多獵物,不方便帶走,所以霄帝便命人提前聯係鳶城的酒樓收購獵手們的獵物,因為是官府出麵,所以這些酒樓不僅不會壓價,還會給個最好的雙贏價格,這個便利的舉措始於霄帝,一直沿用至今,獵手們無不對這一舉措拍手叫好。
當然獵手們最關心的還是獎賞,積分前三者可得到靖國準備的豐厚獎品。第三名和第二名的獎賞是恒定不變的,第三名的獎賞是兩千兩白銀,第二名獎賞是兩千兩白銀和一串南斛珍珠項鏈,項鏈由二十七顆珍珠串成,每一顆珍珠都選自最好的南斛珍珠,每一顆都有龍眼大小,還特意用百根金線絞成寓意長壽的百絲纏串珍珠。這樣一串皇家特製的珍珠項鏈,沒有人願意出賣,隻會被當成傳家寶。
第一名的獎賞變化多端,有時是一柄絕世兵器,有時是一個小鎮一年的稅收,甚至是靖國國君的一個承諾。
在一屆虎林圍獵中,當時的獎賞是一個小鎮一年的稅收,那個小鎮發展也算繁榮,在靖國算是二級城鎮,每年稅收最少也有百萬兩白銀,當時的第一名不要這個獎賞,而是大膽地向當時的國君望帝要一個承諾——為他和他的戀人——一名男性賜婚,望帝感慨二人情深意重,也希望天下人能如他與婉皇後般有情人終成眷屬,便不顧世俗的眼光和大臣的拚死反對,同意為這對戀人賜婚,並與婉皇後親自為他們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