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安明(下)(1 / 3)

安姑姑等了自己兄弟多年,本來已經沒有了盼頭,現在卻聽到這樣一個結果,心中悲痛欲絕,親人相見又是一番抱頭痛哭。直到後來兩人稍稍平複下來,安明的父親便乘機提出要將安姑姑接到福州親自撫養。

當時王爺已經因病去世了,作為王爺的乳母,安姑姑雖然在王府過的也不錯,但自然少了幾分血脈中的溫馨。每逢過節更是尤為思念自己以前的那些親人,現在找到了自己多年的親人心中不免也有幾分意動。思量一番後便向王府請辭跟著回到了福州。

“安老姑母說這麼多年都沒有機會再見夫人,這次能夠得幸見拜訪,特地備了一份厚禮,還望夫人看在老人家的一份心意上務必要收下來。”

安明說完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匣子。

做這匣子的工匠甚是心巧,匣子通身是由一整塊上好的白玉做的,分為內外兩層,外麵鏤空雕刻了一幅百鳥圖,因為布局錯落有致,雖然地方不過三寸左右,這數百種鳥兒雕鏤上去卻是絲毫不顯擁雜,反而有一種富麗堂皇之感。下麵又薄薄稱了一層玉胎,這樣一來既可以阻擋外麵看到內裏的物事,又可以襯托出外在圖案的晶瑩。

平心而論即使是將這匣子單獨放在外麵也非一件凡品。

寧氏抬眼看了一眼匣子,目光微閃,擱在桌上的手指輕輕敲了一下,旁邊的嬤嬤會意立馬頷首向前走去。

接過匣子,嬤嬤小心地捧著走到了寧氏的跟前,微微打開一條縫隙。隻見匣子裏裝著厚厚一遝銀票,寧氏粗粗估計大概有三萬兩左右。

寧氏輕笑一聲,什麼也沒有說隻是抬手慢慢喝著手中的茶,垂著眼不知道想什麼。到了這個地步,安明也不再著急,靜靜坐在旁邊等著寧氏的決斷。

這安家的禮備的的確是花了不少心思的。若是單論匣子中的三萬兩銀票,寧氏還真就有可能退回來,這安家除了有點錢以外也沒有什麼值得結交的,鄭國公府還不至於眼皮子淺到連這點錢都放在心上,畢竟今天一旦接下這安家也就算巴上鄭國公府這棵大樹了。

但是寧氏這人其他還好,卻是有一點愛好那就是喜歡收集些玉器,這個玉匣子寧氏是怎麼看怎麼喜歡,讓她推拒了還真是心中有點放不下。

“這些年也真是難為你們了,一直追查當年你祖父的真凶。”良久寧氏款款開口說道。

“此乃血海深仇,安明自幼熟讀忠孝禮悌,自問若是不追查到此人真是枉為人子了”

說到這個,安明不禁也有些森森然。當時他們就猜測對方權勢一定很大,他們家怕招來更大的禍事,也就隻敢暗中追查著當年的真凶,然而卻是收獲甚微,隻是隱隱查到凶手行凶後曾經朝西北地區方向走過,再後來卻是再也查不到了。

眼見這麼多年過去了,這要是再拖下去想要找到真相的可能就更是渺茫了。安家深知自己作為一方商戶,在本地算的上是有錢財的大戶了,若是平常,自然可以安穩過一生,但是一旦遇到這種大事,卻猶如拔了利齒的老虎,即使是有再多的錢財怕也沒有地方來使。安家人思量多年便是希望自己小一輩的子弟能夠出一個能夠當官的,唯有這樣才能擺脫他們家的困境。

要說安家也真是算的上祖上走運了,他們家這剛動起來棄商走仕的念頭,這一代就出了安明這一個。

安明這人資質一般,但勝在刻苦努力,性格也很沉穩,自小別家小兒玩耍時他就在刻苦學習。安家顯然見安明這樣用功,學識也還算可以,自然花了大力氣在安明身上,在為江南書院修了一座書閣之後,安明順利的進入了這個久負盛名的天下第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