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大婚
這半年多來,雖然李從年對她身體上早已摸索了個透徹,可是卻始終沒有通過那最後的壁障,而且也沒有提過他們的婚事。
雖然劉秀蘭嘴裏說不介意,其實又有哪個女人不希望早點,光明正大的和自己心愛男人在一起呢!特別是楊嬌蓉的出現,更是讓劉秀蘭感到了深深的危機感。
楊嬌蓉舉止投足流露出來的成熟味道,讓劉秀蘭心裏感到小小的自卑和不安,可現在李從年的告白,卻是讓劉秀蘭徹底放下了心裏那顆懸著的大石頭。
熱鬧非凡的永城裏,街道兩邊都懸掛著紅色的燈籠,和喜慶的紅綢緞子。
整個永城似乎一夜之間陷入了喜慶的天堂,永城百姓期盼已久,衛所千戶李從年的大婚,就在今天舉行了。
一大早,麵上帶著喜慶笑容們的百姓們,紛紛穿上平日舍不得穿著的節日衣裳,拉著孩子和妻子,朝永城街道湧去。
現在的永城和李從年剛來的時候,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青石的街麵上,各式各樣的店麵猶如春後的竹筍般,紛紛冒了出來,作為後世而來的李從年深知商業活動對城市的重要。
在他入主永城之後,差不多十幾萬人口的消費市場在那些商人眼裏,那可是一個巨大的蛋糕,特別是永城縣衙宣布免收的三年的商業稅讓這些商人趨之若騖,紛紛在永城開起店麵來。
永城縣衙,賣店麵的收入都達到了三十萬兩之多,從這裏就可以看出大明時代的商人是多麼的富裕。
隻見永城幹淨的街麵上,放眼望去街道上滿是湧動的人群,百姓們拖家帶口的在街道上走動著,賣小吃的商販們絡繹不絕穿梭於人群之中,出售著自家製作的零食小吃,收獲著一家的生計。
對於原本山寨的人,想要做生意,開酒樓的,李從年都讓王師明和徐明山給予優惠,經過王師明和徐明山半年多的努力。
還有李從年的竭力規劃,永城的市麵上已經變得繁榮起來,漸漸多了人氣,而不像李從年剛來的時候,那麼死氣沉沉的。
望著熱鬧非凡的人群,維護治安的親衛軍和永城衙役們站在街道兩邊,維持著街道上的秩序,把街道上中間空出位置來。
這些士兵雖然板著臉,可從眼中散發出來的興奮之色,也透露出了他們此刻心裏滿是喜悅的心情。
"來了!來了!"順著一聲聲鞭炮爆炸聲在人群中炸響,隻見舉著鞭炮開路的迎親大隊,徐徐的走出了街道路口,從縣衙魚貫而出,密密麻麻的朝徐明山家裏走去。
從街道裏麵湧出無數打扮的滿身喜慶,紮著紅帶的嗩呐手,還有提著喜餅的喜娘。
這一切的一切,都向人述說著這個特殊的日子,李從年的大婚終於開始了。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表示忠義軍以後的發展,將會愈來愈好,他們的日子也會蒸蒸日上。
"恭賀人大婚!恭賀大人大婚……………"人群裏,一聲聲朝賀之聲,不約而同的齊聲呐喊出來。
這是百姓們由衷的祝福,他們臉上自發喊著祝福的話語,對李從年述說自己的祝願,而那些懷抱小孩的婦女們,揮動著手裏的紅絲帶,向迎親的隊伍示意。
走在隊伍前麵的徐明山和王師明等人穿著喜慶的大紅袍子,意氣風發的朝徐明山家裏行進著。
由於古人成親要把新娘從娘家回男方家,中間的過程叫迎親,可是劉秀蘭和楊嬌容孤身在外,根本沒有娘家在永城。
而作為看著楊嬌容長大的徐明山和李從年商定之後,就把兩位新娘的娘家,定在自己的院落裏,畢竟他徐明山也算是楊嬌容的長輩了。
一匹黑色大馬上,李從年穿著喜慶的新郎服,肩掛大紅的綢緞,在高頭大馬上朝街道上的百姓揮手著。
本來他是想騎白馬的,想嚐嚐當白馬王子滋味,可是尋遍整個把永城,愣是一匹白馬都沒發現,沒有辦法之下,李從年隻得將就騎黑馬了。
街道上那些百姓們自發的祝福,讓李從年心裏滿是感動和得意,身後那兩頂大紅的婚轎,李從年臉上洋溢著喜慶的興奮,今天是他大喜的日子,李從年又怎麼能不高興呢!
在李從年的身後,穿著軍服的李默和親兵們個個精神抖擻,提著的武器上都掛著紅色綢緞,騎馬跟著李從年的身後,隊伍的正中央是各軍的將官和文吏。
按照婚禮的行程,迎親的隊伍要在永城遊行一圈,然後在到女方家接人,每當迎親隊伍走到哪裏,哪裏就出現歡樂的海洋,人人麵上都露著真誠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