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懂得調節氣氛。美國曾經有一個女明星斯蒂娜,她並不漂亮,演技也一般。另有一位實力派演員愛倫,容貌也是屬於一等一的美女。斯蒂娜和愛倫比起來,顯得有些遜色,唯一的長處是她比愛倫多了一張會微笑的臉。愛倫的影片總是叫好不叫座,而斯蒂娜演出的影片則非常受歡迎。

愛倫非常不解,到底人們喜歡她什麼呢?後來有人分析,當時,正處於戰亂的調整期,人們的思想意識裏已經無法再承受沉重,而更向往一些輕鬆愉快的氛圍,而這正是斯蒂娜所具有的魅力,因此,她才如此大受歡迎。

同樣,我們的生活也是如此,誰喜歡給本來枯燥的生活罩上沉重的外衣呢?因此,培養女兒的情調,一定要讓女兒有一個樂觀積極的心態,讓她能從生活中發現一切積極的因素,並帶給周圍的人歡愉。

3、要有幽默感。如今的社會,幽默已經不再是男人的專利,女性也需要一些幽默。當然,幽默與滑稽近似,但卻有本質的區別,後者是單純地引人發笑,真正幽默的人是表麵上看似平淡,實際卻透著深刻的意境。對於一個男性來說,可以滑稽,但是對於女孩來說,隻有幽默才能夠博取眾人的心。培養女兒的幽默感,父母要注意一些事項:幽默要友善,不要傷害他人;幽默要禮貌,不要嘲諷他人;幽默要僅限於語言,不要有過激的行為。

4、培養情商。人們對於情商雖然不陌生,但也絕談不上熟悉,大多數家長對於這個詞的理解都是通過報紙電視等媒體得來的。但是具體到底是什麼,人們一無所知。情商很重要,它是對孩子綜合素質的一種培養。情商又稱情感智力,來源於一本暢銷書《情感智力》,這本書的作者是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丹尼爾。戈爾曼。他提出的情感智力就是指人類了解、控製自我情緒,理解疏導他人情緒,通過情緒的自我調節、控製以提高生存質量和決定人生未來的關鍵性的品質要素。

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成功的關鍵不在於智力,而在於能夠自我調節和自我管理。培養女兒情商的方法有許多個方麵,但核心的無非是引導女兒準確地感知並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能為自己準確定位。能理智地控製情緒,就能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

這不是一個詩意的世界,但是卻需要一份詩意的心情。生活不盡如人意,但能改變生活的是我們的態度。與其怨天尤人、苦苦挨那漫長的歲月,不如找出點情調,讓自己短暫的一生活得與眾不同些。

情調像蒙蒙的細雨,它是優美的,是屈尊到地麵的天空,它滋養著女人的一生,使她們每一個日子都是那麼豐盈而充滿意蘊。情調像一場雪,像柔柔的音樂,像浪漫的小詩。情調是滴灑在人心中的一脈溫馨,有了它,人們才能夠把枯燥無味的生活過得有聲有色。一個有情調的女人,她一定是美麗的。

培養女兒的情調,縱使外麵的世界喧囂熱鬧,她也不會擾亂內心的靜謐,即使外麵的生活浮躁粗糙,也不會影響她內心的精致細膩。無論生活給了她什麼,都應該告訴她:在內心深處,留下一片空地,給自己添上有情調的生活。

密碼50 帶孩子去大自然感受美麗

自然之美,萬物皆有。自然是一切美的象征。它蘊育了豐富的藝術涵養,沒人會唾棄擁有純天然、寧靜而祥和、藝術而美麗的自然。

感官上的美感,能帶動心靈上的愉悅。大自然的一些景象,總是讓人流連忘返,讓人置身其中,忘掉憂愁。

一個身患癌症的動物學家,醫生告訴他,他最多還能活一年。因無法接受這個沉重的打擊,一個人背著行囊,去到了一個大森林。他想把他剩餘的時間用在他的研究工作上,他非常喜歡研究動物,一年中都在研究和探索中渡過,他感覺自己的精神狀況一天比一天好,有一天他找到了一隻非常稀有的蜥蜴,取了樣本,打算回城做實驗,途中想起了自己的家人,打算回家一趟。父母百感交集的迎上了兒子,見兒子氣色非常好,硬是拉著兒子去醫院做檢查。檢查結果讓所有人都很意外,癌細胞不但沒有擴散,反而消失了。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是不容質疑的。

曾有過這樣一小故事:幼兒園的阿姨手裏拿著一個紅紅的蘋果問孩子們:小朋友,誰能告訴我蘋果是從哪裏來的嗎?孩子們的回答大同小異:是媽媽買回來的;是從超市裏買回來的;是別人送來的……看到這樣的答案,我不禁有些愕然。為什麼就沒人回答:蘋果是從蘋果樹上長出來的;蘋果是從果園裏采來的……

我們的孩子,離大自然真的是越來越遠了,眼睛裏看到的耳朵裏聽到的,是越來越多的商品化的信息。城市裏的孩子們,玩樂的時間多被美術班、書法班、鋼琴班、小提琴班、作文寫作班、英語班……占據了,幼小的心靈,過早地接受著文學、藝術的熏陶。

我們究竟想培養出怎樣的孩子呢?全能的才藝,良好的素質,豐富的內涵,優秀的品質……但是,難道僅僅這些就足夠了嗎?我想,我們都不願意孩子認識的動物植物隻是書本上、陳列室裏看到的凝固成了姿態、沒有生氣的圖象、標本,也不願意孩子接觸到的動物僅僅是關在動物園籠子裏屈指可數的寥寥數種吧?

帶孩子去大自然感受那潺潺的流水聲,啁啾的鳥叫聲,風兒和樹葉的交談聲。麵對這詩畫一般的和諧與寧靜,詩人失語了,畫家頓筆了。音樂、繪畫、詩、攝影……有哪樣富有藝術性的東西不是在大自然中提煉的。讓孩子去享受最原始的藝術和毫無修飾的美麗,懂得去欣賞大自然的美的孩子才可能從心底去感受美,體會美,才能富有藝術氣息。

對於孩子來說,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最好的教科書,最好的課堂。神奇美妙的大自然,可以教給孩子無窮無盡的知識,引領著孩子們走向一片求知探索的新天地。

大自然讓孩子學會仔細地觀察:春天到了,光突突的樹枝上為什麼會鼓起一個個小苞呢?哦!那裏正孕育著嫩嫩的樹葉和即將綻放的春花呀;屋簷下,小燕子為什麼總要銜回一根根草或一點點泥呢?哦,原來是為了建造自己的小窩呀……這樣身臨其境的觀察,孩子得到的知識是鮮活的,是身邊的,這樣就會進一步激發起孩子濃厚的求知願望。

大自然讓孩子學會用心地思索:樹葉到了秋天為何會變黃變紅,還會落下來?雨後天晴,為什麼會出現絢麗的彩虹?月亮為什麼有時候圓有時候缺?為什麼會有白天和黑夜?……往往就是由這些簡單的問題開始,孩子們在天性中的好奇心的驅使下,問題就會逐漸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深。

大自然是一座蘊藏豐富的寶庫。隻要你肯用心地去發掘去探索,你就會得到最最珍貴的寶藏。動物學、植物學、礦物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天文學等等科學領域的知識,你都可以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逐步進入其神秘的領域。

我們都能很容易地做到這樣的事情吧:給孩子捉幾隻小蝌蚪回家,和孩子一起慢慢地觀察小蝌蚪是如何一天天地長出四隻可愛的小腳,如何慢慢地褪去小尾巴,如何長成了一隻活蹦亂跳的可愛的小青蛙;或是在花盆裏撒一些植物的種子,讓孩子用心地觀察植物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的全部過程……

如何可能的話,象網友嘉嘉川川媽媽那樣,租一塊菜園子,帶著孩子一起去耕耘、播種、施肥、鋤草、除蟲、收成……當鮮紅的西紅柿翠綠的小黃瓜紫色的小茄子白色的大蘿卜端上自家的餐桌時,孩子不僅能感受到豐收的喜悅勞動的樂趣,還能真切地體驗到什麼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自然是安靜的,比起喧囂輕浮的都市,它更像是一位超然的老者,兼具孩童的天真活潑與老年的達觀淡泊。父母帶孩子走進大自然,讓她們懂得去欣賞祖國大自然的美,從而激發孩子熱愛祖國的情感;懂得對自然美的欣賞,能夠喚起孩子對生活的熱愛之情,還能夠開闊人的視野,增長人的知識。自然美能夠陶冶人的性情,培養人的高尚情操。

讓孩子愛上大自然,愛上那份屬於它的寧靜。懂得去享受那繁華喧囂都市背後的寧靜。懂得去感受泥土與青草的甜香,去聆聽蟲吟鳥叫蛙鳴,去觀察蜂飛蝶舞蟲爬,用一顆純真而好奇的心靈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並享受其中的樂趣。懂得去欣賞擁有藝術魅力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