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天帝君無道(1 / 2)

“作為赤冥大陸上最為強大的國家,天啟帝國地域龐大,左臨天運山脈,北靠極地雪原,其國內還有一處赤冥大陸上最為廣闊的內海,稱天帝海,傳聞十萬多年前,曾一統大陸,天啟帝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帝王——天帝的陵墓就藏在天帝海中。”

雖是帝國南部,此時已然入冬,王十七裹了裹身上的破舊棉衣,歎了口氣繼續說道。

“然而天帝海陵墓中所葬並非天帝,傳說天帝在位八千多年,而其本身壽命早已突破萬歲,破空飛升而去,留下萬歲成神的神話。這也是曆代帝王都稱自己是萬歲爺的由來。天帝陵傳聞是天帝閉關修煉之所,更是破空成神之前抵禦天劫的道場,這裏麵已經不是機關重重所能概括的。”

王十七在家族中排行十七,早年根骨奇佳,也算是個練武奇才,然而年少氣盛之際,對幾個武道世家子弟評頭論足,在比武中被人廢了筋脈,這一生無法突破先天境。經脈也受到暗傷,除了一身天資無用武之處外,體質較一般人還有不如。好在早年混跡武者圈子,一肚子武道八卦倒是積累了不少,平日裏混跡於這天帝海濱小城中的酒樓茶館說書為生,而且見解獨到,畢竟大多升鬥小民對武者世界極為崇拜,卻又無力踏足,對王十七每日的說書倒也極為追捧。王十七憑這一張嘴,日子過得倒也算富足。然而早年的陰影一直籠罩王十七的一生,也算是曆經滄桑,雖說有些閑錢,生活倒是極為節儉。

“王先生,不知你對這天帝陵了解多少?”突兀的,一個聲音打斷了王十七的敘述。周圍群眾一陣騷亂,顯然非常不滿,更有甚者,紛紛怒視出聲之人。

那是一個其貌不揚的中年男子,臉上掛著和煦的笑容,一副好好先生的樣子。更為奇葩的是,他的肩膀上一動不動的蹲著一隻黑灰相間的小貓。周圍頓時一陣唏噓之聲,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群眾的怒氣也瞬間消失了一半。

對於天帝陵,王十七也是一知半解,然而就算是天啟帝國高層,對之也是知之甚少,隻知道在天帝海南部,天帝留下數個試煉之地和血脈覺醒的祭壇,然而真正的主陵墓的位置卻是無人知曉。

王十七搜刮早年聽聞,繼續道:“傳聞中天啟帝國的龍脈封存在天帝陵中,龍脈搜集氣運,龍脈在則國運亨通,萬古不滅。所以即便天帝飛升之後數萬年,赤冥大陸天災戰亂不斷,國家分合無數,而以天帝海為中心的天啟帝國,即使國土大不如前,但始終未曾滅國,一直傳承至今。”

那中年人又道:“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一國沒有二君,天啟帝國一國二君卻是個異端,能傳承至今,倒也是個奇跡了。”

王十七道:“個中緣由,源自天帝的祖訓,天啟帝國一直沿用武帝文皇的傳統,二君共掌天下。文皇主宰帝國,或許其本身修為並不是很高,但每一代文皇都是文韜武略,天縱之才,執掌國事,撫內定外,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而武帝掌握絕世武力,曆代武帝潛心武道,追求武道最高境界,意欲達到天帝當年的成就,萬歲成神。

“既然武帝修為天下無雙,為何不代替文皇,自己坐那龍椅?”周圍一個年輕人問道。

王十七搖搖頭,道:“同樣受製於於祖訓,武帝不可幹政,潛心修煉,除非遇到外界而來的滅頂之災,否則就算國內藩王作亂,謀朝篡位,隻要宗室不變,帝國還是他君家的,武帝便不會出手。後人攝於天帝之威,十數萬年來不敢有絲毫違悖。”

“這麼說來,天帝設立武帝文皇的規矩,對內限製文皇修為,使其一心從政,專心治國,對外又有絕對的武力威懾,那十數萬年前天帝自己也這麼做了麼?”年輕人繼續道。

然而此時人群一陣騷動,天帝之威深入人心,妄自對天帝評頭論足,一般人也沒這個膽子。眾人齊刷刷的看向那個年輕人,隻見他明眸皓齒,長得頗為清秀,隻是年紀尚小,約莫十三四歲,一臉稚氣。

“乳臭未幹的臭小子,天帝如何治國,也輪得到你來胡說八道!”一位老者怒聲嗬斥,顯然,天帝縱然飛升已久,但一直是大陸的信仰。

中年人擺擺手,道:“萍生,給我沏壺茶。”

“是,主上。”

眾人此時才注意,中年男子一直用的是自己帶來的茶具。隻聽中年人繼續道:“天帝本名君無道,王先生可知他為何自稱無道?”

聽中年男子報出天帝名諱,群眾又是一陣騷動,但不知為何,卻無一人敢出言嗬斥,仿佛眼前這個一臉無害的中年男子有著一種特殊的魔力。

王十七皺皺眉,並不答話:“請問先生到底是何人?”此時,他也看出眼前這個中年人並非一般人,王十七畢竟曾經達到過凡武境的巔峰,擁有常人不可及的武道感知,眼前的中年人雖其貌不揚,放在人堆裏也無法注意的到,但就是這麼一張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臉,他卻怎麼也記不住。沒錯,就是無法記住他的相貌,然而仔細感知之下,更發現無法看清此人麵目,心中不由一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