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礙健康的壞習慣(2 / 3)

>> 使脂肪堆積

有減肥需求的人,最好不要在飯後吃水果。因為,飯後吃水果往往是在吃飽或吃得過飽的基礎上,又多吃一些食物,這無形中會導致熱量過高,致使脂肪囤積,更不利於減肥瘦身。

飯後吸煙

生活中,人們常聽吸煙者說:“飯後一顆煙,賽過活神仙。”事實真是這樣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飯後吸煙對健康非常不利。因為飯後人體的腸胃蠕動十分頻繁,血液循環也隨之加快,消化係統開始了全麵的運動。如果在這個時候吸煙,肺部和全身組織吸收煙霧的力度大大加強,致使煙中的有害成分被機體大量吸收。長此以往,呼吸係統、消化係統都會受到較大的刺激,這與平時相比煙對人體的危害性要大很多。

晚餐過飽

胰腺在胃和十二指腸附近,分泌胰液經胰管和膽管一起經膽道口流入十二指腸。晚餐酗酒、暴食會促使胰液、膽汁大量分泌。晚餐過飽,躺臥睡眠時,充盈的胃和十二指腸壓迫膽道口,使胰液、膽汁排出受阻,在膽汁大量分泌但流出受阻的情況下,胰液會反流,胰酶原進入間質被組織液激活,結果產生自身消化,引起出血壞死性胰腺炎和嚴重休克,常來不及搶救而死亡。因此,晚餐不宜酗酒、暴食,尤其是中老年人更應注意。

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在工業發達的國家的1/4癌症患者中,吸煙者占90%;死於支氣管炎的,吸煙者占75%;死於心肌梗死的,吸煙者占25%。因此,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請勿吸煙。

飯後鬆褲帶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很多人在酒足飯飽後習慣性鬆褲帶,這也是一種不良的習慣,對健康沒有好處。因為飯後立即鬆褲帶會使腹腔內壓力突然下降,對消化道的支撐作用就會減弱,致使消化器官和韌帶的負荷增大,促使胃腸蠕動加劇,容易發生腸扭轉、腸梗阻等現象。

飯後立即飲水

為了消化食物,胃會分泌出許多消化液,如果飯後馬上飲水,就會衝淡消化液,使胃中的食物沒有來得及消化就進入了小腸,削弱了胃液的消化能力,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如果飯後喝的是汽水,特別是含有二氧化碳類的飲料,那對健康就更不利了。因為該類飲料中所含的二氧化碳容易增加胃內壓,導致急性胃擴張,造成各種不適。

飯後立即散步

俗話說得好:“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散步確實對身體有益,但不宜在用餐後馬上散步。因為人的胃在飯後是處於充盈狀態的,即使是散步這樣的輕微活動也會使胃受到震動,從而增加了胃腸負擔,影響消化功能。另外,飽食後,胃部需要有充足的血液供應才能進行初步消化,這時適當地休息一下再運動,可保證胃腸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所以飯後適當休息30分鍾,待胃內的食物適當消化後,再去散步也不遲。

飯後立即入睡

許多人都習慣於飯後立即上床入睡,其實這是一種有害健康的壞習慣。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飯後腦部供血不足,如果立即上床,很容易因大腦局部供血不足而導致中風。另外,入睡後,人體新陳代謝率降低,易使攝入食物中所含熱量轉變為脂肪而使人發胖。另外,剛吃了飯,胃內充滿食物,消化機能正處於運動狀態,這時睡覺會影響胃的消化,不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飯後立即喝濃茶

飯後喝濃茶對健康不利。因為,茶葉中的物質會妨礙鐵元素的吸收,如果長期養成飯後喝濃茶的壞習慣,就容易引發缺鐵性貧血;飯後馬上喝茶,還會使大量的水進入胃中,衝淡胃所分泌的消化液,影響胃對食物的消化功能;茶葉中含有大量單寧酸,如果飯後立即喝濃茶,剛剛吃進還沒被消化的蛋白質就會與單寧酸結合在一起形成沉澱物,影響機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如果你有飯後喝茶的習慣,最好等飯後1個小時後再喝。

飯前飯後吃冷飲

天氣炎熱時,吃冷飲會幫助人們防暑降溫。然而,在飯前或飯後吃冷飲則可能會影響人體的消化功能。首先說飯前吃冷飲,由於冷的刺激造成胃腸毛細血管收縮,影響消化腺的分泌,會使消化過程不充分,日久就會影響消化功能。而且冷飲中含有大量蔗糖、牛奶,製作中還加有澱粉等,如果飯前吃冷飲會使血糖增高,影響食欲。而飯後吃冷飲,則會使胃部擴張的血管收縮,減少血流量,妨礙正常的消化過程。冷刺激使胃腸道蠕動加快,也會減少營養物質在腸道中的吸收。

飯後放聲高唱

飯後不宜立即放聲高唱,如果有此需求,最好在飯後1小時左右進行,待食物正常消化後再唱,否則會產生不適感。這是因為,剛吃飽後胃容量加大,血流量增加,此時唱歌會使橫膈膜下移,腹腔壓力增加,輕則引起消化不良,重則引發腸胃不適等其他症狀。

如果進餐時還喝了點酒,此時唱歌就更為不合適了,這會對喉嚨造成較為嚴重的刺激,造成喉嚨充血。不僅如此,這個時候唱歌還會增加嗓子的疲勞程度,使咽喉腫脹、疼痛。

午餐吃得過飽

午飯吃得太飽會令人產生睡意。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午餐比較重視,人們往往會攝入過量的食物。需要注意的是,午餐食用過多,不僅不能為機體補充營養成分,相反,還會損害健康。

飯後立即泡澡

飯後立即洗澡,會增加體表的血流量。此時,腹腔血液流量就會相對減少。如果已經養成了飯後立即洗澡的壞習慣,腸胃的消化功能會因此減弱,從而導致消化不良、營養攝入不足,妨礙有關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

晚飯後吃甜食

晚飯後吃甜食對健康不利。因為飯後吃甜食會增加血糖的濃度,而構成血糖的葡萄糖、果糖含量會隨之增加,二者都能合成大量脂肪,使血液中脂肪濃度增高,以致造成動脈硬化及肥胖症。因此,建議人們晚飯後最好不吃甜食。

經常過量喝咖啡

在許多方麵咖啡因對人體其實是有益的。咖啡所引起的適度刺激有利於許多日常活動,如緩解工作壓力等。適量飲用咖啡不會影響人體健康,反倒是一種很好的提神飲料,幾乎沒有副作用。不過,凡事都需有個度,一旦超過了這個限製,就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飲用咖啡也如此。那麼,過量喝咖啡會對人體造成哪些影響呢?

>> 引發高血壓

咖啡中所含的咖啡因能使血壓上升。據一項研究顯示,喝一杯咖啡後,會使血壓在12小時內呈現升高狀態。如果再加上精神緊張,高血壓症就會更加嚴重,所以,身患高血壓的人,需注意咖啡的攝入量,最好不喝這種飲料。

>> 引發焦慮

適量飲用咖啡,能起到提神醒腦的作用,但如果過量飲用,就會造成神經過敏,引發焦慮,導致手心冒汗、心悸、耳鳴等症狀。這等同於食用相同劑量的興奮劑,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 影響性功能

咖啡之所以具有提神的作用是因為它能刺激交感神經。當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時就能恢複精力。但當交感神經受到刺激以後,副交感神經的作用便受到了抑製。而副交感神經的主要職能是掌管夜晚的生理、勃起等與性相關的部分功能。咖啡因攝取過量,便會對性功能產生負麵影響。因此,平常感情起伏較大、交感神經容易興奮的人,特別在性生活前,最好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飲料,以免壓抑副交感神經,降低性欲。

>> 造成骨質疏鬆

大量飲用咖啡會造成骨質疏鬆。因為大量飲用咖啡會降低腸對鈣的吸收,導致人體缺鈣。另外,大量飲用咖啡,還會降低骨質對鈣的親合力,抑製骨質對鈣的攝取,久而久之就會造成骨質疏鬆。

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胃病患者及孕婦應遠離咖啡。

一日三餐不規律

有些家庭習慣性地將三餐並作兩餐,這是一種非常不合理的飲食習慣。一日兩餐,飲食相隔時間太長,人容易產生饑餓感,等到進餐時,進食量勢必會增多,又會增加胃的負擔,胃在一饑一飽中就容易形成胃病。另外,一日三餐,可使人保持良好的食欲,使人體對營養成分的吸收更充分。因此,自古以來沿襲的一日三餐製是具有一定科學性的,不僅對消化係統有益,還能促進機體充分吸收營養成分。

經常偏食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水等六大營養素是人體正常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同一種食物中所含的營養成分會偏重於一種或幾種,不可能滿足人體對所有營養素的需求量,如果單純攝入幾種自己喜愛的食物,必將引起一些營養素的缺乏,造成營養不良。由此可見,偏食對人體隻有害處, 而沒有益處。日常飲食中應注意葷素搭配,糧豆配合,果蔬兼有。特別是兒童,更不可養成偏食的壞習慣,以免影響身體的正常發育。

關於喝牛奶的壞習慣

●牛奶不宜與含鞣酸的食物同吃,因為牛奶中的蛋白質一旦與鞣酸結合就會凝固,不利於人體的消化吸收。

●有人習慣用牛奶服藥,其實,這是極不科學的服藥方法。因為牛奶容易在藥物的表麵形成一個覆蓋膜,使奶中的鈣、鎂等礦物質與藥物發生化學反應,形成非水溶性物質,會明顯地影響人體對藥物的吸收,大大降低了藥性。

●煮熟的牛奶不宜存放在保溫瓶裏。隨著時間的延長,牛奶的溫度會下降,細菌在這種溫度下會大量繁殖,使牛奶酸敗變質,因此,牛奶還需現飲現煮。

●空腹飲用牛奶會加速胃腸的蠕動,牛奶在胃內停留的時間縮短,喝進去的牛奶不能被充分酶解,營養成分不能得到很好的消化吸收。有的人還可能因此出現腹痛、腹瀉的症狀。因此,喝牛奶最好與一些澱粉類的食物,如饅頭、包子等同食,這樣更有利於消化和吸收。

●有人認為,煮牛奶時溫度越高越好,能將牛奶中的細菌消滅,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加熱時,牛奶中的蛋白質微粒會發生變化,在60℃~62℃時會出現脫水現象,出現凝膠,隨之還會出現沉澱。達到100℃時牛奶中的乳糖會焦化,此時牛奶無論是營養還是味道都會受到破壞。所以,煮牛奶的時間要短一些,溫度要低一些,理想的溫度應控製在75℃左右。當牛奶表麵出現小波紋時,用小火保持20秒鍾,這樣,對牛奶中營養成分的破壞能降低到最低限度,同時也能達到消毒的目的。

●鮮牛奶在煮沸時不要加糖,如果實在需要加糖,等牛奶煮好稍涼後再加糖也不遲。因為,牛奶中含有的賴氨酸在加熱條件下能與果糖反應,生成有毒的果糖基賴氨酸,會損害人體健康。

●不能用銅質器皿煮牛奶,因為銅製器皿會破壞牛奶中所含的維生素,尤其是在加熱過程中,銅和牛奶中的一些物質發生的化學反應具有催化作用,會加快營養素的流失。

●冰凍過的牛奶不宜喝,因為冰凍的牛奶進入胃內,會刺激胃黏膜,引起血管強烈收縮,使胃酸和消化酶分泌減少,大大削弱了胃原有的殺菌和消化功能。與此同時,牛奶中的蛋白質、脂肪和乳糖等營養物質也會發生變化,出現明顯的不均勻的分層現象。這種冰凍的牛奶,待解凍後,可出現凝固狀沉澱物、上浮脂肪團,還可出現氣味異常的狀況,它的營養價值也會隨之下降。

經常將西瓜久凍後再食用

西瓜經較長時間冷藏後,瓜瓤表麵會形成一層膜,從而喪失其口感,其中的水分也容易結成冰晶,食用後可能刺激咽喉或引起牙痛等不良反應。另外,常吃久凍後的西瓜還會傷人脾胃。如是兒童食用了這種久凍西瓜,還會引起厭食、腹痛、嘔吐、腹瀉。所以,西瓜最好現買現吃。

常吃方便麵

方便麵因其快捷、美味、價廉而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成了大眾理想的快餐食品。但是你在考慮到方便、快捷、經濟的同時,有沒有想過常吃方便麵會損害健康呢?

>> 不能為人體補充必需的營養成分

方便麵經高溫油炸後,維生素和必要的脂肪酸都已遭到破壞。其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湯料隻含有少量味精、鹽等調味品,即使是以雞汁、牛肉汁、蝦汁等調料調製成的料包,其中肉汁的含量也非常少,缺少人體必需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水和纖維素等營養物質。因此,專家建議人們不要常吃方便麵。

>> 添加劑危害健康

目前,許多食品中都含有添加劑成分,而添加劑的品種有很多,它們分別可起到增色、漂白、調節胃口、防止氧化、延長保存期等多種功能。因此,偶爾吃方便麵是無關緊要的。但是,萬萬不可將方便麵當成正餐常吃。方便麵中所含的添加劑有以下幾種:防氧化劑

方便麵從製作到銷售,至少需要一兩個月的時間,有時甚至長達一兩年之久。在此期間,方便麵中的防氧化劑會慢慢變質,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一包方便麵的含鹽量約為6克,而一個人一天所需攝取的鹽量以6克為宜。由此可見,方便麵含鹽量明顯偏高,常吃易患高血壓,對腎髒也會造成一定的損害。

油脂

為了延長保質期,方便麵大多都用油炸過,這樣就可以減去其中的水分。按標準來講,方便麵的含油量應在20%以下,但是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方便麵含油量至少在25%左右。而有些不法商販為了節約成本,所用油脂質量低劣,劣質油經過氧化後變為“氧化脂質”,會加速人體的老化速度,引起動脈硬化、心髒病等心血管疾病。

磷酸鹽

人體內的磷過多,會阻礙機體對鈣的吸收與利用,久而久之易造成骨質疏鬆,甚至出現骨折、牙齒脫落、骨骼變形等情況。

方便麵這樣吃危害小

◎經常吃方便麵的人,平時要多吃一些新鮮的蔬果、蛋奶類食品,以補充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

◎方便麵不能常吃,隻能在不方便就餐或受到條件限製吃不到東西的時候食用。一天最多吃一次。

◎方便麵最好能煮一下再吃,可隨意加些蔬菜配料在裏麵,再加上一個雞蛋,營養就很豐富了。如果是泡方便麵,那麼衝水後把麵湯倒掉,再續上水或湯,以減少鹽分和其他有害物質,吃得更安心。

◎購買方便麵時,要小心查看生產日期及保質期,選擇近期生產的產品。

熱天狂飲

夏天氣溫較高,人體容易出汗,有人貪一時痛快,口渴時大量喝水。這些水一下子積聚於胃腸,除胃部感到沉重悶脹外,還影響膈肌活動,影響正常呼吸。口渴狂飲還會使體液中水與鹽失去平衡。由於汗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和少量的鹽,人出汗後,不但缺水而且也缺鹽,而鹽分的缺乏會使細胞的滲透壓失去平衡。這時飲水,水分也不能在細胞內停留,會隨汗液迅速排出,而且又帶出一定量的鹽分。這樣,不僅不能改善機體細胞的缺水狀態,還會使體內失去大量鹽分,甚至還會因缺鹽而引起肌肉無力、疼痛、抽搐。狂飲還會導致心髒功能異常,因為當大量的水分進入血液時,會使血容量迅速增加,心髒負擔突然加重,久而久之就會對心髒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

大量出汗後,也不宜飲用含氣體的飲料,雖然這類飲料喝起來比較爽口,但由於其中不僅不含鹽分,而且氣體在胃內產生飽脹感,妨礙了體液的補充和吸收,細胞的缺水狀態得不到糾正。含高糖類的飲料也不適合,它不僅不能糾正機體缺水,還會造成胃部不適,最好選擇低糖、無碳酸、無氣,含鉀、鈉(鹽分)的飲料,而且一次不宜多飲。

長期單側咀嚼

單側咀嚼的危害很大,如果從小就養成了單側咀嚼的習慣,很可能造成一側肌肉發達,另一側肌肉萎縮,從而影響麵容的美觀。長期使用一側牙齒咀嚼,還會增加牙齒的磨損,而另一側的牙周組織因缺乏正常功能鍛煉而逐漸萎縮,堆積較多的牙石和牙垢,容易引起牙齦炎。偏側咀嚼的人,常常不能將食物徹底嚼爛,很難使唾液中的澱粉酶與食物中的澱粉充分混合,從而增加了胃的負擔,容易引發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