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2)

雲南,一片美麗而神奇的樂土。因彩雲南現而得名“彩雲之南”,故稱雲南,意即“彩雲的故鄉”。

雲南,中國曆史的第一頁從這裏翻開,悠久的曆史在這裏孕育,燦爛的文化在此積澱。

澄江縣冒天山的古生物化石遺址是當今世界生命大爆炸的源地;170萬年前的古人類就在此生息;新石器時代,居住在滇池、洱海附近的人們,已能使用石斧類的簡單生產工具從事原始的農業生產,有些地方的人還會建造簡易木結構房,並逐漸形成較大的村落,創造出了精彩的史前文明;莊蹻王滇、漢習樓船、諸葛羈縻、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明移漢民、清平三藩……無不浸透著塵封的曆史。古老的滄源崖畫向我們展示了3000年前這裏的生活畫麵;燦爛的青銅文明見證了古滇國的存在;有著“南方絲綢之路”之稱的茶馬古道比北方絲綢之路早了兩個世紀,至今古道上一個個深深淺淺的馬蹄窩也許還會引起人們的懷古幽思之情;金馬碧雞坊演繹著“金碧交輝”的奇觀;“天下第一長聯”聞名海內外;“西南聯合大學”和“陸軍講武堂”培育了大批的傑出人才,其本身就是珍貴的遺產;世界屋脊上的國際通道——駝峰航線是一條支撐中國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通道。自古雲南人才薈萃,多少豪傑英才在這悠悠的曆史長卷中曾寫下輝煌的一筆,如開發邊疆的莊蹻,傳播中原文化的司馬相如,南詔王皮邏閣,對雲南政治經濟發展有重大貢獻的賽典赤·瞻思丁,偉大的航海家鄭和,明代醫學家蘭茂,明代文學家楊升庵,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明末清初的愛國書畫家擔當,清代著名政治家、書畫家錢南園,大觀樓長聯作者孫髯翁;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唐繼堯、劉銘德、李根源、李烈鈞、羅佩金等一大批辛亥革命的英雄;人民音樂家聶耳、數學家熊慶來等……說不完的曆史,品不夠的文化,在這片紅土地上延續著。

雲南素有“彩雲之南,萬綠之宗”之美譽,這裏山河壯麗,自然風光優美。

“嶺巒湧作千傾海,峰簇栽成萬仞蔥。”從海拔僅76米的鎮南河口溯向高達6740米的德欽梅裏雪山卡格博峰,雲貴高原以平均每公裏6米的節律抬升著,恰似一座綠蔥蔥的九百裏天梯。其中,高山峽穀相間,斷陷盆地星羅棋布,山川湖泊縱橫。金沙江、怒江、瀾滄江在這裏並流,萬裏長江在這裏轉彎,形成壯麗的“長江第一灣”;這裏還有著名的“三林”——路南石林、元謀土林和彩色沙林,最神奇的景觀——白水台,滿目蒼翠的熱帶雨林,中國最大的瀑布群——九龍瀑布群,神聖、迷人的梅裏雪山,更有人間最美的地方、夢裏的天堂——香格裏拉。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雲南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物產。“一山分四季,十裏不同天”,一省兼有寒、溫、熱三帶氣候,實為世間罕見。絕大部分地區四季如春,一雨成冬,因此使雲南成為特色鮮明、四季皆宜的旅遊勝地。省會昆明因“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而被譽為“春城”,享譽海內外。獨特的地理條件和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使得雲南成為“動物王國”、“植物王國”和“有色金屬王國”,同時這裏還有“香料之鄉”、“天然花園”和“藥物寶庫”等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