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前程未卜(2 / 2)

蘇年鬥望著蘇東坡道,“先生,這明月劍到底有何用處,是寶藏,龍脈,還是江山社稷?”

蘇東坡哈哈大笑道,“阿鬥,你可真能胡猜,那我便告訴你,據佛印老和尚所說,這明月劍最大的用處就是可斬龍頭,手握此劍,便掌握了宿命,你明白嗎?”說到“斬龍頭”這三個字時,蘇東坡特別加重了語氣,說完,他似乎又怕人聽到,忙打開房門向外張望了一下。

蘇年鬥在心裏琢磨,“斬龍頭?難道蘇東坡的意思是說,這便是魏征夢中斬龍的那把劍,而龍便是真命天子,可斬龍頭,便是說,誰擁有了這把斬天子劍,也便擁有了天下。怪不得徐君猷必欲得之,宋神宗聽到佛印得此劍,必要押其進京,就連草莽間人,如聶人狂都想借此成王稱霸了。”

蘇東坡見他已明此中意思,便又說道,“佛印一世菩提心,也許他並不是要尋劍,而是要毀劍。世間若無此劍,也便少了許多幹戈,而你若真是轉世靈童,這重任自然落在你身上了。”

蘇年鬥雖見蘇東坡說得頗為認真,不似玩笑話,便自己也有些糊塗,糊塗雖是糊塗,他總是覺得這裏麵一定還藏著啥秘密自己不知道。佛印這老和尚,從騙自己當和尚那天開始便居心不良,奶奶的,哪日回轉九宗山,非把他那核桃臉打開看看,裏麵的心兒到底都琢磨些啥呢。

兩人又聊了一會子,蘇年鬥忽想起一事,便問蘇東坡道,“先生,我向你打聽一人,不知你可曾聽說過,他的名字叫高俅。”

蘇東坡略一思忖道,“好象聽說過此人,是外地來的一個潑皮,此人整日泡在吉祥賭坊,靠詐人錢財為生。你怎麼問起他來了呢,莫非也向你敲詐不成,若果真有此事,我便帶兩個兵丁把他捉來打上一頓大板子,也算略施懲戒。”

蘇年鬥搖了搖頭,沮喪地想,看來自己的計劃要泡湯了。

原來昨日他苦思冥想有何辦法能幫到阿骨打,想來想去,忽記起《水滸傳》中有一角色,最適合自己不過了。第一,此人曾做過蘇東坡的書僮,正是現在自己這個角色。第二,此人在《水滸傳》中雖是第一大反麵人物,被施耐安寫成一卑鄙小人,而在史書中對他的記載卻並不多,偶有提及,也是一筆帶過,並無忠奸之蓋棺定論。

此人非是別人,正是殿帥府的都太尉高俅。

而蘇年鬥現在隻要證實,世上本沒有高俅這個人,那自己便可以名正言順地頂其名而用之,想在這大宋朝,改個名字並非難事吧。沒料到頭一個跟蘇東坡一打聽,卻真有高俅此人,蘇年鬥一聽,心裏便又涼了半截,不由心裏罵道,剛看到些曙光,便又陰雲密布了,他奶奶的,我咋就這麼倒黴呢。我倒要去見見這高俅,是何等模樣,若真是個大奸賊,不若我先把他宰了,以免他以後為禍害別人。

想罷,他便三天兩頭裏往賭坊裏跑,定要先會一會這真高俅再做打算。

幾日之後,蘇東坡收拾停當,帶著家眷奔汝州上任去了。蘇年鬥已先派人送去一箱銅錢,以資盤纏之用。

要說“盤纏”這名字頗有些意思,原來古人出門帶路費不大容易,是把銅錢串成串兒,一千錢稱做一貫。出行時,便把成串的錢盤起來纏在腰間,利於攜帶,久而久之便把出門路費稱為盤纏。雖然蘇東坡大腹能容,但要把幾百貫錢纏在腰間亦是妄想,便隻能用箱子來裝了用驢車來拉了。

臨行之時,蘇東坡交給蘇年鬥一封信劄,裏麵是他給駙馬都尉王詵的一封推薦信,信中讚所薦之人草劄頗工,文采斐然,胸中素有大誌,當可重用。從這封推薦信開始,蘇年鬥的生活即將有著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

唉,我還差一封推薦信,助我一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