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糾結的小環(2 / 2)

對於張知秋,小環原本也說不上是喜歡還是不喜歡,但自從這個比自家爹爹還要高大、強壯的大家夥來了之後,自己已經好久都沒有吃到的零嘴便又開始能夠吃得到了。

小環記得,以前三哥還在的時候,他和爹爹都會給自己買點好吃的零食,但是自從三哥死了之後,爹爹也變得古怪起來,聽母親說是病了,於是自己的零嘴也就沒有了。

當然,小環絕不承認,自己是因為這些零嘴才開始喜歡這個大家夥的,如果一定要說緣由的話,小環覺得是因為他教自己識字、講故事的緣故。

大家夥的字寫的不好,但故事卻是講的極好的。

不過,因為家裏並沒有紙——或者說是張知秋這裏沒有,所有的這些字都是被象這樣一筆一劃地寫在院子裏的泥土地上的。

此刻小環雖然走近了張知秋,但卻也知道男女是授受不親的——雖然不是非常地理解這個意思,但小環知道,就是不能和張知秋單獨呆在一間屋子裏的。

不過,在這個院子裏玩兒還是可以的,但前提是院門必須要打開著,而自己也必須是要呆在能夠從院子外麵直接看到的地方才行。

說起來,因為張知秋的屋子裏沒有生火,是以在這個時節,屋子裏在中午時還沒有在陽光下暖和。

這個時代沒有火爐,通常大戶人家取暖所用的是炭盆——就是在一個敞口的銅盆或鐵盆內,放置燃燒的木炭來取暖。

事實上,在這個時代已然有了被稱之為“銀炭”的焦炭,由煤經過煉製後的焦炭,火力強而無煙,絕對是冬季取暖所用的上品。

不過,這個時代因為技術的緣由,除無煙煤之外,其他煤是不能用來煉焦的,而同樣也因為是技術的原因,焦炭的數量稀少而價格昂貴,一般人家是根本就用不起的。

至於北方的普通人家,在冬季主要是靠火炕來取暖:就是用土胚所搭成的、裏邊含有煙道的土台,人睡在上麵,絕對是冬暖夏涼。

其實張知秋這些日也已經開始有意無意地在找爐子的售賣之處了,但卻是一無所得,不過如今天氣還不是太冷,即便就是老孫頭的屋內也是沒有生爐子的,他也便不好開口。

但張知秋所不知道的是,這些天來老孫頭夫妻和小環卻是已經分別地換到了火炕上去了,每天晚上也會特意地燒一下炕。

當然,不著急地最主要的原因,是以張知秋的這一身橫肉,還是非常地耐凍的。

“我是在考慮,要怎麼樣才能在院子裏挖口水井。”

正自算的頭暈腦脹的張知秋,遠遠地便聞到了小環身上的那股子皂角香,但因正自到了一個緊要關頭,便也一直沒有理會,這時見小姑娘躲躲閃閃地湊了過來,便也笑著回道。

所謂地皂角,是一種我國所特有地皂角樹所結的果實,樣子就像是扁豆角,但是要大的多,通常長約十二至三十七厘米,寬二到四厘米,而樹身可以長到三十米的高度,三月到五月為花期,結果會一直延續到十二月。

皂角可以用作止咳、祛痰、祛濕,並且可以生發,但民間最為常見的用處,卻是用來清洗衣物。

畢竟,這是一個沒有肥皂和洗衣粉的時代。

“你怎麼知道我想要在院子裏挖口水井的?”

小環聞言,先是大喜、繼而大驚:在自家院子裏挖一口水井,是小環所能想到解決她的愁思地最高夢想,但這個願望一直都被她深深地埋藏到了心底,根本是連提都不敢往出提的。

在這個時代,因為技術的原因,水井需要由純手工和人力來挖,一口超越十丈的水井,所需耗銀至少是一百兩,即便是以老孫頭如此的身家,那也是有些承擔不起的。

當然,這並非是說老孫頭家裏連一百兩銀子也沒有,而是說這投入產出地性價比太差,根本就不值得這麼去做。

“當然了,你也不看看俺是誰!”張知秋驚訝於小女孩的驚訝,便有意地調侃道。

張知秋所想的,是用一個大型地“洛陽鏟”配合一些滑輪組來完成這個任務,雖然從來都沒有見到過現代是如何打井,但洛陽鏟所做的事情,不也正是在做這樣的事情嘛……

PS:本周開始連續更新,打滾求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