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在南潯(1 / 2)

有人做出頭鳥,陳翀自然就可以做漁翁;不動則已,動則務必功成!

………………………………………………………………………………

張靜江眼睛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端坐在輪椅上;旁邊的主位上坐著的是他的大兄張弁群。

雙方你來我往地客套了一番,雖然彼此評價都很高,但是實際上都沒有觸及什麼實際問題——和南號的傾力投資相反,東號在長江係僅有象征性的一萬兩白銀的投資。

本來陳翀造訪南號,就是想要勾起南號的投資興趣,把南潯絲商中“四象”之一的張家完全吸引到他的“長江號”上來。隻要攻克這個南潯絲商中僅剩的“堡壘”,陳翀就算是完成了湖商的大團結,他以後的事業也就有了一個穩固堅定的倚靠了。相反,如果留著這個“釘子”,就可能會造成湖商的分裂:不是因為張家東號有多少錢,而是陳翀知道張靜江乃是同盟會籌款的幹將。

現在孫中山在南洋籌款已經比以前困難多了,因為南洋華商的錢大部分都投入了橡膠園和工廠,再加上陳翀在南洋提出的“蘭芳複國革命”的口號也吸引了相當數量華商的注意力,南洋華商這個曆史上同盟會的“錢袋子”已經隻剩下象征意義了。

孫中山去年也曾經多次到美國聯係司徒美堂,希望如今已經腰包漸隆的美國華人能夠為革命“有錢出錢”。

司徒美堂倒是很講義氣,從安良堂的經費裏給孫中山提供了好幾次捐獻,但是安良堂的經費並不足以支持孫中山的革命大業,幾萬塊錢是連槍響都聽不到的,他數次建議司徒美堂替他向全美華人募捐,或者為他安排演講的機會。

這些事司徒美堂就有些無能為力了,如今華人基本都在長江係的各家工廠裏做工,如果要對華人募捐或者演講,必須先向各家工廠的廠長或者經理通報,這是陳翀離開美國前特地定下的規矩。

而安良堂一通報,這些廠長、經理馬上就通過電報彙報給了陳翀,陳翀直接就給司徒美堂拍了一封電報,內容隻有一句話:“革命成功方可募捐,錢當用在建設上,而不是拿來聽個響!”

所以同盟會如今的“金主”就隻剩下了幾個“鐵杆”,比如張家東號、宋家等,但是以這幾家之力要支持孫中山的革命大業顯然隻是杯水車薪,無奈的孫中山也不得不放下從來不做實業的架子,到舊金山的華人餐館裏刷盤子。

所以陳翀這次到東號來拜訪,就是想讓張家多投點錢到長江係來,免得真因為支持革命而“破家”,到時候難免會對陳翀的“湖商大團結”計劃有所影響。

但是陳翀在張家待了個把時辰,雙方除了一些客套家常,就是聊些時事變化,張靜江兄弟雖然對陳翀所做的實業表示欽佩,卻也絲毫沒有顯露出要投資的意向,反倒是一再地暗示陳翀作為革命“同誌”,應該為革命多盡力量,陳翀也未作回應,最後隻得怏怏而去。

17日,還沒等陳翀送出拜帖,倒有請帖先到了邱家,卻是顧家邀請邱老爺子和陳翀翁婿前去赴宴的。

等陳翀和邱老爺子來到顧家,才發現南潯所有在家的大商人都到了。

張靜江兄弟也在座。

這次宴會並無什麼特別的話題,不過是湖州幫商人們的一次內部聚會罷了。

宴會上湖商們的興致都不錯,這幾年他們在長江係的投資越來越壯大,雖然除了股息之外紅利並沒有分配,而是轉成了新股,但是總股本已經是大大增加了。

直到午後,宴會方散。借著這次宴會,陳翀向各位湖商表示了自己的感激之意,也發布了長江係將繼續發展壯大、力爭打造中國乃至亞洲第一財團的願景,得到了大部分湖商的讚同,也有些人希望可以多分紅利的。

有了這次宴會,陳翀也不必每家去拜訪了,倒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回家伴妻教子,給幾個弟弟妹妹講自己在國外的趣事。

在新年前的這段時間裏,陳翀倒也並未真的得閑,常有些昔日同學抑或相識的同誌前來和他相會。

蔣百裏也在21日從海寧趕來了。他回國後就被任命為京都禁衛軍管帶,已經是有二品頂戴的武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