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眾人酒醒。
樂進,李典,夏侯兄弟二人,都是一方豪傑,聞雞起舞,帶到天明時分,早已便呆不住了,到曹操臥室門前,討教建軍具體事宜。
“大哥,如今之勢,我們該怎麼辦才好?”眾兄弟一口同聲的對曹操講。
“爾等到大廳稍後,片刻即到。”說完,曹操到臥室之中將還在熟睡的曹培叫醒,一起朝大廳走去,隻見眾兄弟均已在座。
“當今之勢,京城內,董卓無道,挾天子以橫征暴斂;京城之外,諸侯割據,局麵混亂;然罪魁禍首,乃是董卓老賊,我刺殺失敗,是我愧對天下!”說完,仰天長歎,掩麵而泣。
眾人不知所措,隻是一個勁的叫:“大哥……大哥……”唯有曹培,立起身,作揖之後再拜諸位英雄,之後便開始誇誇其談:
“董賊之事,豈能怪孟德賢兄,兄之高義,隻身入相府行刺,如今恐怕已經威名傳於四海;至於說愧對天下,何愧之有?乃天下愧明公而已,公為天下計,以身犯險,如若天下蒼生,盡皆入在座之英豪,全都仰慕明公,前來相投,公必定已是位極人臣。至今,隻有列位前來,乃是蒼天負於明公,乞勿自責!”
“我昨日已言,董卓老賊已死,諸公若不信,且靜待佳音!”
“董賊雖死,李傕、郭汜、呂布等人,又豈是草芥乎?”
“數日之後,必有兵禍,還望明公率領我等,建立功業,萬世流芳!”
說罷,曹培超曹操作揖,再拜,便入席坐下身去。
曹操聽著這些話,心裏高興得很,突然見悟出一句話來:“寧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卻並不說出口。
曹操對於昨日曹培昨日言中諸位將軍前來投奔之事,認為曹培果然神人,昨夜灌了一夜酒,想要問他如何出兵的事情,沒料到不但隻字不提,而且還勸曹操好好休息,切勿操勞。
今日,曹操想,既然培弟都說有兵禍發生,那問他征兵之事,想必會直言以告了。
“培弟,兄愚鈍,還請指教,我等該如何征集甲士”
“公之威名,播於四海,可以討伐董卓為名”曹培回答說。
“能征得甲士幾許?”曹操扶著頭,手平放在案上,在思索著些什麼。
“四千兵!”
“不夠,遠遠不夠!”曹操擺手歎息,眾人也議論紛紛,四千兵能幹什麼,別說天下大業,就是一郡太守,兵多者也是不下三五萬,兵寡者,也不下一兩萬,四千實在太少。
曹培靠近曹操,伏於耳邊:“孟德兄,二萬五千金能養甲士幾許?”小聲的對他講。
曹操大驚,自己和父親曹嵩昨夜密談之時,曹培如何得知將所有家財變賣得二萬五金的事情的,莫非真乃神人乎?
曹培看出曹操表情詭異,臉上肌肉緊繃,知道是察覺自己知道的太多了,微笑著對曹操勸慰道:“孟德兄放心,我不知帶兵打仗,隻會紙上空談而已”
曹操這才安下心來,露出喜色,心想,這等經天緯地之才,又通宵天文異術,若是能帶兵征戰,那還了得,這樣的人是留不得的。幸好此時他已經和自己結拜,並且不知帶兵的事情,不凡好好利用他的韜略。
曹培向眾人解釋道:“諸位,兵不在多,而在精,四千甲胄,我保證,諸位必定可以此建立殊勳,名揚海內。”
還是樂進又上將風範,有些謀慮,和曹培站在了一條線上,說:“我覺得先生之言有理,以除去董賊的名義,必能等天下義士相助,莫說四千,就是四萬,也不成問題。”
“樂進將軍言過了,今日我們四千兵足矣,無須過多,還請諸位在應招募的人中挑選壯士,不得有強迫之舉,如是逼迫來的,到得生死關頭,必定潰不成軍!”曹培一方麵對樂進的意見表示同意,一方麵強調一定要精心挑選,更不能又強迫抓壯丁。
經過幾番討論後,曹操最後表態:“還請諸位按培弟所說辦理。”
七八日過後,隻招得士兵百餘人,眾人困惑,要向曹培討個說法,曹操雖然沒有發表意見,但卻也在眾人之列,看得出,對曹培現在也是有些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