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穿越北宋(1 / 2)

京杭大運河上,大小沙船擠得密密麻麻,一幅繁忙的景象。

這條連接中原大地從長江到海河的運河,從東周時期就開始籌劃,隋煬帝時期開始正式開鑿,他為了開鑿這一條河,落得國死身滅,讓唐朝撿了便宜,這一條貫通南北的交通要到,卻從此開始,影響了整個中國。

從唐開始,這一條河就對南北交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宋元時期更是達到了極致。特別是宋朝,定都本來選在洛陽,那是幾朝古都,無論位置,還是基礎都沒有的說,因為運河的關係,最終定都開封。

汴梁也成為運河最重要的樞紐,無論是跟洛陽通過黃河水上聯絡,還是跟河北山東,甚至是南方聯絡,都緊密了許多。

寬廣的運河河麵上,一條200料三桅沙船,緩緩的開行,這是運河上麵,最主要的船之一,運河水麵雖然寬闊,無法跟無邊無際的大海相比,400料已經是極限了,大部分都是150料到300料之間。

每年漕運的時候,才看到大量400料的大船,從南方向北方開行,此時正好吹著偏南風,隻不過角度稍稍有些偏,艄公很熟練操縱著帆,半掛著的船帆,推動著船緩緩向前。

兩側的艄公和水手,用槳推動,沙船在平穩的水麵上開行,速度不快,比步行還要慢上幾分,沒有洋流的水麵上,船顯得平穩異常。

天近黃昏,前方碼頭已經不遠了,船上的艄公正在商議著晚上的活動,遠處偶爾,會傳來艄公的歌聲和一些纖夫的號角聲。

船上借著西垂的太陽,一個小小的身影木然看著外麵,無邊的風景,在趙信的心中留不下痕跡,見慣了21世紀的浮華,哪怕運河上麵千帆萬船,都激不起他心中的漣漪。

終究是回不去了,在3天之前,趙信附身到了這個稚童,收到不多記憶之後,才發覺他穿越到了北宋仁宗年間,閉眼千年,暗探造化弄人。

穿越之前的趙信,是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宋史方麵的博士,20多年的苦讀,讓他學有所成,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刻,卻穿越了。

沒有鏡子看到自己的樣子,胳膊還是腿,都細嫩的要命,不會超過7歲,幼小身體,又受到了他記憶的衝擊,記憶支離破碎。

,為數不多的記憶之中,是一個忠厚長者般父親和慈愛的母親,更加顯赫的還有他們的身份,皇帝和皇妃,還有他的名字,趙昕,皇二子趙昕。

孤兒長大的他,依靠能力一路從偏遠山區考入北大,師從北大最著名曆史學者,馬上博士畢業的他,有很大可能留校任教,也算是鯉魚跳龍門,知識改變命運的典範。

誰知道,卻穿越到北宋,這是何等的諷刺,他還準備報效家鄉父老,畢業之後就帶一個項目回去,一切都在他穿越的時候,戛然而止。

一處普通的民墓,卻發現了宗室才有資格擁有的殉葬品,而且數量不菲,本應該是區級文物開發的東西,一路驚動到了中央文物局和故宮博物院,包括他在內的一大批精幹力量進入到古墓開發。

在探墓的時候,趙信發現了一塊金牌,並且一不小心刺破了手,血滴金牌之上,金光大作,驟然形成黑洞,強橫力量在瞬間破開了一切虛無。趙信的身體被瞬間毀滅,靈魂卻被龐大的吸力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