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的海68(1 / 2)

第二卷第一章勞工大軍

2010年9月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半年時間過去了,田瑜在調整領地各種建設進度的同時,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遠征事宜。

半年來,領地的建設取得輝煌的成就,首先是領地人口如數速度進一步加快。

隨著大陸貴族金幣、銀幣的枯竭,他們更多開始選擇用奴隸或者依附民支付。

這種情況造成,領地在半年內,人口幾乎翻了一番,達到了50萬人口。

平均每天輸入領地的人口接近2000人,人口結構也日趨合理,從前大陸奴隸富餘的情況下,各船長都是可著精壯男奴挑選。

隨著奴隸大量輸入,大陸上沿河領地的奴隸首先被消耗一空,船長們不得不開始接受童年、老年和女性奴隸。

50萬人口中,女奴、童年奴隸、老年奴隸已經突破10萬人。

從長遠來看,人口結構合理化還是任重道遠,田瑜至少要在領地子民有較大情緒之前,把人口比例調節成男女人口各半的結構。

經過半年的籌劃和準備,重新拓寬後的城牆,地基挖掘開鑿工作徹底完成,正式進入混凝土澆築階段。

田瑜在城牆建設中,一口氣投入了15萬勞工。環繞在城牆40公裏長工地的邊上,隨處可見噴吐著煙氣的巨大蒸汽機,和它們所帶動的隆隆作響的攪拌機。

挖沙運沙、碎石運輸、水泥運輸、水源運輸的車隊,象勤勞的螞蟻一樣,彙集成幾條巨大的車流,蜿蜒在巨大的建城工地上。

開鑿地基時鑿下來的碎石,在被研磨成標準大小之後,重新投入攪拌機,成為城牆的一部分。即使如此,碎石總量仍然存在巨大的缺口。

針對這種情況,田瑜啟動了港灣海岸的整理開鑿工程,整個海灣是一個巨大的岩石窪地,海岸上的岩石,正好符合混凝土的材料要求。

雖然附近有幾座石灰石山丘,但是石灰石質地過脆,不符合建築要求,隻能費更大功夫開鑿海岸岩床。

接著這次建城的機會,田瑜計劃把整個海灣的海岸開鑿出來,都鑿成簡易碼頭的模式,順便把港口碼頭的擴容問題提前解決掉。

混凝土澆築後,需要2、3天的冷凝陰幹過程,並且一次澆築厚度不能超過2米,否則大體積混凝土澆鑄件,在凝固過程中本身產生的形變應力,就足夠摧垮自身的結構。

所幸城牆雖然是超大體積混凝土澆築件,但是總體表麵積非常大,40公裏長的周長,足夠讓澆築工程進行分段的反複澆築。

整個牆體被劃分成十幾個澆築段,每一段城牆,從一端澆築到另一端的時候,後麵澆築的部分已經陰幹凝固好了,可以再次在上麵繼續新結構的澆築。

人多力量大,即使全用畜力、人力運輸,城牆還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快增高。現在城牆已經平均高出地麵五米以上。

隨著城牆澆築工程的展開,耕地周圍和城市周圍的森林被大麵積放倒,加工成大小的板材,運到工地上,作為澆築製模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