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1)

筆者仍舊記得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國內汽車市場,那時汽車被當成是一種必要的交通工具。特別是像在上海這種地區,汽車更是無價之寶,往往買一台車還需要各類的證明文件才行,並非人人都能夠擁有。而環顧四周,能夠選擇的也不過就是德國大眾的桑塔納、捷達,所謂高檔品牌的無非奧迪100和舊款的豐田皇冠這些了,有時還夾雜著數台上海牌和前蘇聯的伏爾加。而擁有一輛私家車從理由上來說是不可能的,而且車型上也是無從選擇的,本來是私家用車的桑塔納卻牢牢占據了公務車老大的寶座。這個風俗甚至延至今日。

隨著海外車廠越來越多地進入中國市場,國內自主品牌也逐漸具備了與合資品牌競爭的實力,汽車的定義已經不僅僅是二十年前的交通工具那麼簡單了。它被賦予了更多的含義,私人用品、高檔消費品、身份的象征、企業運營成本,等等,其性格更是林林總總。而決定這一切發生的主因在於,隨著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國人的財富不斷增加。國人在更多擁有了物質財富之餘,對於精神財富的要求也會有所提高。現在的中國人開始對時尚、家居、藝術品的潮流變化變得更加敏感,而汽車這一十數年前單一的交通工具隨著國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作為高檔消費品的特征也越來越明顯,甚至大有成為成年人的“大型玩具”的趨勢。它越來越融入人們的生活。隨之,中國人對於汽車的審美觀與價值觀也開始發生了變化,從單一地注重汽車的功能性,諸如載人、容物,轉變為追求時尚與實用空間的共存,有時又會尋求動力與經濟性的平衡。汽車的性質也隨著中國人所希望擁有的物質財富轉變成為一種精神財富。人們已經並非單純地想擁有一台汽車來載人、裝貨,而更多地希望通過擁有一台汽車來體現或者說明、證明一種身份、喜好如何、品位如何。將汽車作為一種載體,它不但承載著駕駛者移動,也承載著駕駛者想要體現的更多含義。可以看得出,作為現代社會的汽車,車主對於它的訴求是多元化的。

作為現代社會的汽車,必須能夠滿足這種多元化的要求。而汽車的改裝也正是車主多元化需求的一種體現。大多汽車生產廠家隻能通過汽車的不同功能來滿足不同的客戶需求,這種方式往往是比較單一的。比如說推出一款五門三廂型來滿足行政級人士的需求,推出一款多功能廂式車來滿足家庭用戶的需求,又或者製造一款兩門跑車來滿足喜歡運動的人士的要求。而事實上,車主對於汽車的要求是更加複雜的。汽車改裝行業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生產廠家產品單一的不足,也使得自身產品變得更加富有性格、更加完美。在歐美和日本等汽車工業發達國家,改裝行業和汽車生產廠家是相互依存,息息相關的,甚至大部分的豪門車廠都擁有自己的改裝部門或者是專用的汽車改裝品牌。成功的汽車生產廠商通過多年的生產銷售經驗,都知道任何一款汽車的成功,必須獲得市場中絕對數量的消費者的支持。而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其實是多種多樣的,作為汽車生產廠,它隻能取其中的共性而不可能做到麵麵俱到,要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求是不可能的。要彌補這種由折衷帶來的缺陷,使自己的產品更加富有競爭力,隻有依靠售後市場的各種改裝產品來實現。

目前,國內對於汽車改裝市場的認識還是不盡全麵的,甚至還有一些是片麵的。這些片麵的觀點取決於市場的成熟度,汽車知識的普及程度等因素。追本溯源,中國大陸市場的改裝起源於廣東一帶。從地緣上來看,廣東地區鄰接中國香港,一些中國香港報廢車零件的流入形成了內地汽車改裝業的鼻祖。而這些質量和工藝良莠不齊零配件的使用所造成的相當嚴重的後果使得社會對於改裝行業敬而遠之。事實上,發展汽車改裝市場的好處是不可限量的。首先,外形漂亮、標新立異的改裝車提供給我們一種視覺上的享受,有利於提高國民的審美觀;其次,年輕人熱衷於汽車改裝,不但能夠更好地發揮他們的個性和才能,更能為一個成熟的汽車市場的形成提供一批高質量的預備軍。任何問題都有正反兩個方麵,不要隻看到國內汽車改裝業的一些不規範和不足之處,而忽略了改裝在汽車工業中的積極作用。本書的用意就是在於能夠讓更多的熱愛時尚、喜歡彰顯自我個性的年輕車主們了解汽車改裝的真正意義,並且能將此書作為正確改裝的一個指南,體會到DIY改裝的樂趣。希望廣大的汽車愛好者們能夠借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