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開闊的人往往不會僅把目光投入到自己身上,他會花時間和精力去關照別人,因為這種關心會得到回饋,你對別人好,別人自然會對你好。
美國石油大王哈默曾說過一段話:“關照別人就是關照自己。那些總想在競爭中出人頭地的人如果知道,關照別人需要的隻是一點點的理解和大度,卻能贏來意想不到的收獲,那他一定會後悔不迭。關照別人是一種最有力量的方式,也是一條最好的路。”學會關照別人吧,唯有這樣,方能“你好,我也好”!
一場激烈的戰鬥中,上尉忽然發現一架敵機向陣地俯衝下來。照常理,發現敵機俯衝時要毫不猶豫地臥倒。可上尉並沒有立刻臥倒,他發現離他四五米遠處有一個小戰士還站在那兒。他顧不上多想,一個魚躍飛身將小戰士緊緊地壓在了身下。此時一聲巨響,飛濺起來的泥土紛紛落在他們的身上。上尉拍拍身上的塵土,回頭一看,頓時驚呆了: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成了一個大坑。這個小戰士感激非常,在後來的戰役中也異常勇敢,並且幾次救助上尉於危難之中,後來,退伍後又合夥創業,兩人一生都親密無間。
就是這焦急中的一個動作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幫助了自己,還帶來一係列的連鎖反應。所以說,人不能隻顧著自己,肯為他人著想的人多會受到上天的眷顧。
一企業在黃金地段購置了地皮開設分店,原計劃元旦開業。在眾人的關注中,豪華氣派的購物廣場如期建成了。然而,進入3月份,量販還是遲遲沒有開業——懸掛了幾個月的“本店隆重招商”的宣傳條幅令人不知所以然。論名氣,這家量販實力雄厚,在本地家喻戶曉;論地段,與第一人民醫院僅一路之隔,距市委市政府不足兩公裏,交通又極為便利;論環境,是政府重點工程,得到了“方方麵麵的鼎力支持”……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現在這樣的局麵呢?據知情人介紹,起因在該量販自身。這家企業在本市的總店,與供貨商的結算手續是全市最煩瑣的。通常情況下,一家供貨商前去結賬,要經七八位副總簽字同意,有時還得跑到省城,貨款拖個一年半載是常事。如此一來,誰不窩心?最起碼,“耗”不起,我總能“躲”起吧!
這樣,答案就出來了:是招不到“商”才使得這家量販的美夢破滅了。非但分店開不起來,連總店也出現某些商品斷貨。
像這家量販所推崇的叫“單贏戰略”,即“贏—虧戰略”,先保證我的利益,哪管你的死活。其結果通常不是有盈有虧,充其量隻是“小贏”或短期、暫時的贏,到頭來必然是“雙輸”或“雙虧”乃至“大輸”、長期的虧損。
令人難以想象的是,近幾年來,零售商和供應商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突出,爆發出的零供關係事件,可以說是舉不勝舉。從靠拖欠供貨商貨款發家、膨脹的“亞細亞”,到廣東某大型零售企業的進場費收據被曝光,緊接著上海市炒貨行業協會與家樂福吵得不可開交,跟著是殃及全國各地的諸多超市的倒閉,所欠供應商貨款高達數億元。去年12月廣州發生了“家誼2億驚天債,上千供貨商索債無門”,今年1月普爾斯馬特湖南、天津、雲南、貴州、北京等地幾十家超市更是因多家供貨商堵在門口討要貨款、惹上幾百起官司而相繼關門。
其實,這些企業隻是沒想清楚,零售商和供應商並不是一個衝突的矛盾體,而是一個利益的共同體,是係在一根繩上的“螞蚱”。套用一句廣告語就是,隻有“大家贏,才是真的贏”,如此才能打造和諧商業。同樣的,我們為人處世也不能隻著眼於自己的好處,分別人一勺羹,別人自然會還回來一杯羹。
創意人生
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當你的能力不足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身邊的人來補救,讓大家一起獲益,結果比你獨自放棄好得多,“共贏”無疑是人與人相處的一種最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