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雄信死在太原,對於他們來說心裏都很難受,現在李元霸終於有機會發兵替單雄信報仇,他們實在不願意看到又是一場無功而返。
李世民心智過人,又豈能不了解他們心中所想,轉頭向徐茂公問道:“徐軍師,你覺得我們該如何去辦?”
徐茂公眼珠一轉,圓滑的說道:“以陛下馬首是瞻,一切全聽陛下旨意!”
秦瓊、王君可、程咬金都頗感無奈的搖了搖頭。
當年的“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同生共死!”如今隻變成了一句空話。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向虯髯客問道:“張大哥,你覺得呢?”
虯髯客說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幾百年後,不會有人關心洛陽城大戰是怎麼打的,而是關心誰贏了,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如果我們能一舉將李元霸大軍和吐蕃大軍消滅,以後誰還會記得曆史上出現過李元霸和屠天這些人!”
李世民起身,笑著說道:“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和我心中所想一樣,沒有錯,自古以為,曆史隻會寫給成功者,而失敗者隻會背負罵名,後人又有誰能記住楊廣開疆擴土,打通運河,科舉取士!隻會把他寫成一個昏庸無能隻會享樂的暴君,而在東嶺關之後,如果不是李元霸大難不死,曆史長河中又有誰會記得他這個趙王!”
虯髯客認同的點了點頭。
秦瓊等人默然無語。
李世民說道:“張大哥,這次出征,由你掛帥,如何?”
虯髯客不緊不慢的說道:“可以。”
君臣之間,也隻有虯髯客敢同李世民這般毫無顧忌的講話了。
虯髯客原本就是扶餘國的一國之君,所以他與李世民也算是平起平坐的位置。
李世民問道:“張大哥,心中也有計劃?”
虯髯客咧嘴一笑,說道:“計劃剛剛隻說了一半,我們大軍在李元霸身後斷其後路,如果他真有後招的話,我們就調轉矛頭,趁機拿下潼關!”
李世民擔憂道:“袁天罡與李淳風號稱是李元霸身邊的左膀右臂,想要破陣,恐怕沒那麼簡單!”
虯髯客毫不在意的擺了擺手,大嘴一咧,口中說道:“十絕天煞陣讓他們破了,我心服口服,現在這兩個小道士禮尚往來,給我擺下兩陣,我還真有點迫不及待的想去看一看!”
徐茂公說道:“啟稟陛下,如今李元霸大軍直撲洛陽,潼關之內必定空虛,兵將不多,如果真的能破陣,拿下潼關也就事半功倍了!”
李世民輕輕的點了點頭,麵露為難之色,說道:“既然如此,我們索性放棄追打李元霸,先拿下潼關如何?”
虯髯客笑著搖了搖頭。
李世民不解的問道:“張大哥為何搖頭?”
虯髯客笑容收起,正色說道:“如果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李元霸的性命,一個是潼關,陛下會如何選擇?”
李世民瞬間恍然大悟,幽幽的點了點頭,說道:“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即使能斬殺李元霸的機會很小,我要要同他拚個魚死網破!”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可是這隻黃雀它能如願以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