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自己發光:讓青春有些光芒9(1 / 2)

我們到底在追求什麼?

如今仇富、仇官的現象比較嚴重,一提到富人就認為他們為富不仁,覺得富人受罰就要多罰,做事情就要多付出;一提到官員就想到貪汙,仿佛不貪汙就不是官員了。還有一種現象是對醫生的仇視。在國外,醫生的待遇非常好,看病超出了自己的服務範圍是要收費的。在國內,我們送醫生紅包,希望得到特殊照顧,或者是得到超出醫生本身服務以外的東西,但同時又對醫生充滿埋怨。既然希望醫生能夠給予我們更多照顧,理論上就需要像在國外那樣多付費用,隻是國內沒有這項規定而已。

我們仇恨富人,卻又渴望成為富人;我們仇恨官員貪汙,但是又渴望成為體係中的一員,去享受那個階層帶來的各種“福利”。為什麼要仇恨富人和官員?富人和官員是天生的嗎?富二代、富三代,官二代、官三代,那也是其父輩用努力換來的,誰的錢和權力都不是大風刮來的。

我有不少朋友在做企業,很多是實體行業,相當辛苦。比如有個大姐每天工作18個小時,翻山越嶺到越南做小買賣。今天,我也在創業,我也渴望財務自由,付出的努力和辛苦自己深深知道,基本上除了吃飯和睡覺就是在工作了,甚至睡覺時都想著工作。財富都是建立在努力付出基礎上的,不尊重財富本身就是一種錯誤。這是我們內心深處偏激的思想在作祟。如果不尊重財富,我們為什麼要去獲得財富?我們要尊重財富,尊重有價值的財富。

我們應鼓勵和尊重一個人通過奮鬥而成功,尊重“英雄”。如果你如此仇恨富人,為什麼還要讓自己成為富人,你又從哪裏知道這些富人不對、不好?馬太效應是一個無法回避的現實,當一個人的能力強了之後就容易越來越強,財富多了就容易越來越多,而貧窮也會導致越來越貧窮。正因為一旦成為突出的那一個,將來就會越來越突出,我們才願意花費那麼大的代價、付出那麼多的努力和辛苦讓自己成為拔尖的那一個。

我們要提防自己陷入可怕邏輯:厭惡一種東西,卻又要去追尋。

千萬不要讓自己成為那個追求自己“厭惡的目標”的人!

我眼中的“命運”

學無止境,當我們覺得在自己行業裏走得很遠、鑽得很深時,我們的盲區也就出現了。這段時間我接觸了很多行業,通過對不同行業的了解,發現自己知道的真是有限,沒有實際操作過,很多了解隻是浮在表麵。學習有很多種途徑,實踐是最有效的途徑,而且我們需要向有經驗的前輩學習。

曾和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輩交流,我從中學到了很多,他的經曆堪稱傳奇,從無到有的過程更是讓人瞠目結舌!那位長輩從身無分文借款做項目到通過一個項目掙了幾個億,似乎有無形的命運之手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