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神龍誕世(1 / 3)

混沌初開,天地始成,天生日月星辰,地孕江海湖山,後生禽獸蟲鱗,乃至萬靈。在東海前的一座危山下,忽然大地顫動、山勢聳抖,隻見一條龍頭蛇身的巨龍狀物,沿山而上、蜿蜒而行,此物向上遊行時,隻見摩擦處雷光電閃、碎石橫飛,此物遊行到山脊處,便直衝九天之中,山頂的漫天紅雲,久久不能散去……

時光荏苒,鬥轉星移。不知又過了多少世,秦皇、漢武皆聞此山有仙,便到此來尋長生之藥,但都是無功而返、夢滅長生。此山就是昆崳山,華夏東海岸的第一高山,曆代皆被修仙者奉為“海山仙山之祖”。此山綿延七十二峰,長約二百餘裏,道士們皆雲:海上的三仙島、十仙州皆是此山衍生出去,東華帝君(東王公)在此得道,麻姑仙子從此升仙、燭陰天尊(燭龍)由此飛入玄冥……

一些知名的、不知名的仙怪道士說上幾天也說不完,曆代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士道僧尼,都把此山當作得道成仙的必由之地,因此一段時間裏這山上廟宇眾多、香火旺盛。

歲月慢慢的流逝著,人世間幾番輪回,殺伐爭掠,百姓大多都生活艱難,因此這些年裏,山上的道觀與廟宇裏的香火漸漸的淡了下來。

這昆崳山屬於登州府管轄,處於文城境內,與東牟城相連,史上這一地境被稱為東萊之地。先說說“文城”這名字,因為本地民風質樸且崇文尚教,所以古人取了這個縣名。詩人墨客到此,還留下了“至今魯東遺風在,十萬人家讀書聲”的千古佳句。

在昆崳山文城一側的山腳下,有個叫“宋村”的小村子,村子小而寧靜,生逢亂世導致家家清貧,村民們都相互照應,雖無美衣良食,但是村民們也都其樂融融。這天,天剛放曉,一隻大公雞就跳到麥垛上,去舒嚎它憋了一夜的鬱悶。大上午的,隻見村東頭的李鬥田家裏人流湧動,原來是在辦喜事。李鬥田父母早亡,都三十好幾了一直沒有娶親。前些日子,鄰裏牽線,把鄰村“山東村”的郭氏介紹給了鬥田。郭氏名三佳,也是命苦之人,父母早亡,由奶奶拉扯大,老人見鬥田忠厚老實,就一口答應了這門親事。

人逢喜事精神爽,鬥田忙裏忙外的招呼著來家裏的鄰裏鄉親,忙的不亦樂乎……

但日子慢慢的還是要歸於平淡,鬥田家裏祖上留下了幾畝薄田,與郭氏成婚後,他每天都勤懇的勞作,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日子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

這天鬥田對郭氏道:“娘子,我們結婚十載有餘,至今未有一兒半女,是不是得罪了哪方神靈?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再無子的話,既對不起祖宗,將來我們連個養老送終的人都沒有。”

郭氏道:“鬥田,都怪我不好,嫁給你後,至今沒也沒給你留個後……”言罷落淚。

鬥田道:“娘子不必傷心,我們這昆崳山中,到處是道觀廟宇,你明天要不就去買點貢品去給神仙們上上貢,說不定神仙能保佑保佑我們呢。”郭氏滿口答應,夫妻兩個商量好,明天無論是僧家的廟宇,還是道家的門殿,都要進去拜拜,以顯虔誠。

第二天一早,郭氏挽著盛滿水果、香紙的簍子,走上了昆崳山。這一路上無論是僧家的菩薩殿,還是道家的東華殿、麻姑殿、三清殿等,甚至土地廟都祭拜了一遍,每尊神像都進行了三叩九拜。過了午飯時間,幾乎所有的神像都祭拜了一遍,郭氏便起身回家。

在曲折的山路上,遇到了同村的王二嬸,她也到山中拜神,王二嬸問她來幹什麼,她道出了緣由。

於是王二嬸就對郭氏道:“三佳呀,前山‘九龍池’中最下麵的那個池子,老人都說那裏是王母娘娘的洗腳盆。此池中的水甚是靈驗,我們這裏有個土方子,就是不孕的婦女,隻要喝點兒池裏的水,一般都能懷個大胖小子。我那兒媳就去喝了那裏的水,所以給我養了個大胖孫子。”

郭氏以前也從老人處聽說過此事,知道這九龍池是在山腰處,自上而下依次散開的九個池子,九個池子由溪泉相連相通。老人們有的說這是當年神龍上天時蜿蜒前行留下的痕跡,有的說是給九個神仙洗澡用的,尤其是最下麵的那個池子被鄉民稱為“王母娘娘洗腳盆”,很久以前,據說有鄉民看見一大群仙女在此赤腳嬉鬧。

郭氏聽完二嬸的話後,忙言感謝,之後便挽著簍子輾轉來到了這個叫“王母娘娘洗腳盆”的池子。因為山路崎嶇,所以已到傍晚,隻見這裏的景色甚是美麗,真如詩中所雲: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池底全是光滑如鏡的石頭,池水清澈透底,偶有三兩隻紅魚竄來竄去。

郭氏拿出碗,然後跪在池邊,俯下身來,想要飲用池中的泉水。她見俯身處有一白色的珠光在晃動,她不知為何物,便用碗撇了一下這珠光,然後盛起了一碗水。要喝的那一刹那,她忽然發現那珠光又在碗中晃動,郭氏轉頭看了看剛掛在樹枝頭上的月亮,想碗中的光亮定是那月影,於是便把那整碗的水都喝了下去。

誰知水剛下肚,便感到有物入喉,且腹中微熱。她也沒多想,又盛起半碗水來順了順嗓子。天色漸暗,山深人稀,郭氏不敢耽誤,趕緊挽著簍子回家了。

到了門口,發現鬥田正在籬笆院裏等她回來,飯已做好。晚間郭氏說了今天的行程,鬥田聽後也甚是寬心。

果然,從第二天起郭氏就感覺腹有異樣,似得了胎氣。她把這事跟鬥田說了,鬥田四十好幾的人了,對妻子肚子的關心比自己吃沒吃飽飯還重要,每天更加的噓寒問暖,不是蘋果就是梨子,連下蛋的母雞也殺了一隻,要給妻子補補身子。

這不,他又買了一堆石榴回來。郭氏見後道:“鬥田,買這些東西幹什麼!”

鬥田一邊剝著石榴,一邊道:“石榴又名多子,女人懷孕後都喜歡吃酸的,多吃這個說不定還能生個雙胎呢。”於是兩口子都憧憬著孩子的模樣。

可是天不遂願,這都十個多月了,還不見動靜,鬥田有點急了。鄉鄰都道:沒事的,瓜熟自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