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零一十號指導員說:“是一束光,這束光可以被理解成一種光學電梯,地球人進入光束之中,就可以被最快的速度吸引到月亮中去,但這一束光又不隻是光束那麼簡單,這束光的能力可以把天與地連接在一起,就像一艘大船的錨,這架天梯是很重要的。”
裘大愚已經猜測到了天梯,接著又提出了另一個問題:“你不是說,天梯底下有一座山嗎?我很好奇,真正的天梯的位置在哪裏?”
一萬零一十號指導員回答:“那裏你應該知道,你也已經去過了。”
裘大愚問:“我去過,原來是昆侖山的那個山洞啊?!”
一萬零一十號指導員:“是的,不要小看這座絲毫不起眼兒的山,這座山的位置相當的特別,也就是說,月亮隻有在這裏拋錨,才可以支撐住整個月亮,才能達到天與地的平衡,我們習慣稱這座山為‘不周山’。”
是的,裘大愚想起來了,共工怒觸不周山,的確是有這麼一個古代神話故事。
共工觸山這樣一個故事,在上古神話裏保留了多個版本,雖說一些內部細節不盡相同,這不重要,但故事的結局都是相同的。
“觸山”一事既是主幹也是結局,多個故事的版本,共工觸山的結局卻是完全相同,恰好可以證明“觸山”一事在神話中存在甚是廣泛。
共工駕起飛龍,來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
霧時間,一聲震天巨響,隻見不周山被共工猛然一撞,立即攔腰折斷,整個山體轟隆隆地崩塌下來。
但是共工沒有預料到的是,他這一盛怒之下的衝動,卻引起了災難性的後果,連接天地的不周山被毀,天地之間發生了巨變,天空中,日月星辰變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動,河川變流。
不周山是天地之間的支柱,天柱折斷了,使得大地的支撐也崩斷了,隻見大地向東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傾倒。
因為天空向西北方向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從東邊升起,向西邊降落,因為大地向東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騰向東,流入東邊的大海裏去了……
原來天梯就是傳說中的不周山,得到這樣的回答,裘大愚有種即意外又覺得這似乎是在情理之中的感覺。
如此說來,那裏也就是連接天與地的天梯,那麼“共工觸山”的神話,大概真的發生過?
畢竟現在的天與地發生了巨大變化,月亮成為了地球的一顆衛星繞著地球旋轉,造成這種巨變的原因是什麼?
會不會與“共工觸山”有直接關係呢?
當然是有關係,一萬零一十號指導告訴裘大愚,不周山天梯的毀滅,這件事連生活在月亮裏麵的玉皇星球的高級生命都毫無預料。
可以說是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就發生了,正是因為太過突然,因此才導致了無法挽回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