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送禮的訣竅(2 / 2)

“這個沒問題。”

轉天上午,董德全就打電話過來,顯然,那個生意人恐怕是著急送禮用,名人書法,而且是那麼有名的人寫的書法,也的確在市麵上很難遇到。

董德全告訴馬大寬,說對方同意這個價格,但是必須要經過鑒定後才能付錢,所以,董德全讓馬大寬帶著藏品再來一次古玩研究會。

這一次,馬大寬叫上了老顧,老顧雖然鑒定古玩不在行,但是年紀大,兩個人一起去,起碼有個照應,

二人來到那家牛肉麵館子,上到2樓。

樓上已經等著好幾個人了,其中有一個看起來像是老板模樣的人,50歲上下的一個中年男人,穿的很整潔,頭發打理的也很幹淨。

見到馬大寬和老顧,分別握了握手,董德全也沒有相互介紹,幾個人就進入一個小房間裏。

那老板模樣的中年男人已經請來了兩位專家,兩個專家都戴上了白手套,打開對聯,開始仔細鑒定。

說到鑒定,對於專業人士來說,其實根本沒必要看得多麼仔細。

真跡和贗品,其實隻能糊弄一下門外漢,如果贗品的水平能夠達到真跡的水平,那麼寫贗品的那個人也早就出名了,何必要造假呢?

所謂造假,就是以次充好,才能賺到錢,如果假冒的東西比真品做的還精致,用料還考究,那還怎麼能有利潤空間呢?

說到底,真品和贗品,一眼就能看出來。

馬大寬的眼力,他自己還是很有把握的。

很快,兩個專家就點頭對那中年男人說,這幅劉墉的書法沒問題。

得到專家的肯定,這個老板還是很仔細的,又拿出了一個大皮包。

打開一看,裏麵裝著一個看起來跟紫外線燈一樣的設備,但是比用來消毒的紫外線燈更專業和複雜很多。

不難猜測,這儀器大概是可以檢測出紙張的老化程度,從物理和化學的角度判定,這幅書法的用紙是否屬於清朝那個年代。

總之,又費了半天的時間,無論是書畫鑒定專家還是電腦儀器,給出的答案都沒有任何疑問,這幅大學士劉羅鍋的書法對聯,完全沒有問題。

那老板模樣的人很高興,把對聯收好,然後他帶著馬大寬來到另一個小房間,那裏的桌子上擺著一個打開的筆記本電腦。

很快,中年男人在網上,給馬大寬的銀行卡裏轉了20萬人民幣。

這個中年男人並不多說話,搞定之後,他隻是跟馬大寬握了握手,微笑了一下。

馬大寬順勢看了看這個男人的臉,從麵相上看,倒是跟他印象中奸商的嘴臉不符合,看著還挺有文化的樣子,大概是個儒商。

這個中年男人估計生意上挺忙的,跟牽線人董德全嘀咕了幾句,就帶著那一幅對聯跟兩個專家匆匆離開了這個古玩研究會。

馬大寬和老顧也準備告辭,臨走時,馬大寬握著董德全的手說:“董老師啊,這次謝謝您,今天這個買賣,我是不是應該給您包個紅包呢?”

董德全連忙說:“嘿嘿,沒這個必要,咱們都是校友,相見恨晚,不過,你以後要是手裏還有什麼好東西,嘿嘿,可別忘了董老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