蹠狗吠堯
漢高祖劉邦從前線平叛的軍中回到京城,見韓信已死,又是高興又是悲傷感慨,問呂後說:“韓信死時說過什麼話?”呂後說:“韓信說悔恨沒有聽從蒯通的計謀。”高祖說:“蒯通是齊國的說客,很有智謀。”就詔令齊國捕捉蒯通。蒯通被帶到,皇上說:“你唆使淮陰侯反叛嗎?”蒯通回答說:“是的,我確實教過他。那小子不采納我的意見,所以有自取滅亡的下場,那小子如果采納了我的意見,陛下怎能夠滅掉他呢?”皇上生氣地說:“烹死他。”蒯通說:“哎呀,烹死我,冤枉啊!”皇上說:“你唆使韓信造反,有什麼冤枉?”蒯通說:“秦朝法度敗壞,政權瓦解之時,天下大亂,各路諸候紛紛起事。一時之間,天下豪傑像烏鴉一樣奔聚,都想得秦朝失去的帝位,天下英傑都來搶奪它,於是才智高超,行動敏捷的人率先得到它。蹠的狗對著堯吠叫,並不是堯不仁德,而因為他不是狗的主人。正當這時,我隻知道有個韓信,並不知道有陛下。況且天下磨快武器、爭執利刃想幹陛下所幹的事業的人,真是太多了,隻是力不從心罷了。您怎麼能夠把他們都烹死呢?”
高祖劉邦聽了,覺得他說得十分有理,就說:“讓他走吧!”於是赦免了蒯通的罪過。
在中國曆史上。蒯通說服劉邦的這個故事是十分分著名的。蒯通用蹠狗吠堯的故事來說明各為其主的道理,他把劉邦比作堯,把韓信比作蹠,把自己比作狗,既抬高於劉邦,又為自己做了很好的辯護。應該說是十分高明的。
雨水怕抽稅
南唐升元初年,京城附近幹旱,但不久京郊就下了雨,京城卻沒有下雨。一天。烈祖皇上在北苑設宴,招待群臣,他對身邊的侍臣說:“京郊下雨,京城卻沒有下雨。這是為什麼?難道是處理關於商市的官司失當,違背了天意嗎?”當時關稅很重,商人甚至都不敢經商了。這時,有一名叫申漸高的樂工聽到了這話,便趁機以開玩笑的口吻進言道:“雨水害怕抽稅,所以不敢到京城來了。”烈祖聽後大笑。當即下令免除一切額外的稅收。使稅收變得合理。
說來也巧,一夜之間,在京城及其附近就下起了及時雨。
宋宗元評論說,一句話就能夠打動君主的心,使天子回心轉意,如此看來,不詼諧就不能收到奇異的效果。這種進諫的方法,都是效法晏嬰的奇勸巧諫。如果不以幽默的語言說出來,就難以使人接受。
據史書記載,申漸高隻是南唐烈祖身邊的一名樂工。當烈祖剛登基時,對吳國的舊將周本有疑心,怕他不好控製,想找個機會殺死他,於是在便毆設宴,將毒酒賞賜給周本。誰知周本看出事情可疑,便從旁邊取來一隻酒杯,把自己杯中的酒勻出了一半,跪著獻給烈祖。烈祖臉色大變,不知如何應付,因為他懼怕事情敗露,自己擔上罪名。左右的人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正在這時,申漸高跳著舞蹈走上殿來,把兩杯酒一齊喝下去,然後揚長而去。這天夜裏,他就死了。如此看來,申漸高並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優伶,不是一個隻知幽默滑稽的無聊之輩,其忠誠仁愛確實有過人之處。
消於無形
明英宗天順年間,宮廷中愛好寶玩成風。宦官出主意說:“三十年前宣宗宣德年間,曾派遣三寶太監出使西洋,獲得無數的珍寶古玩。”皇帝就命令宦官到兵部去,查找三寶到西洋的海上路線圖。劉大夏為兵部侍郎,兵部尚書項忠命令掌管文書的都吏去找資料,劉大夏先將那份資料搜檢出來,偷偷地藏好。都吏查不到,項忠就命令其他官吏去查,並且質問都吏說:“公文怎麼會弄丟了呢?”劉大夏笑著拉過尚書,對他說:“當年到西洋尋寶,花費了錢財糧食幾十萬,軍民死亡數以萬計,這是當時的弊政。如果那些公文還在,尚且應當銷毀,以除掉病根,為什麼還去追究它的有無呢?”尚書項忠一聽,麵色嚴峻,一再給劉大夏作揖致謝,並指著自己的椅子說:“劉公這樣通達國家事理,這個位置不久後就會屬於你了。”
安南黎灝侵占了許多城池,向西侵犯當地土著,但在與老撾作戰時被打敗。當時的大奸臣宦官汪直就想乘機討伐安南,派人索取英公當年征安南的路線圖,劉大夏將圖藏起來沒有給他。兵部尚書又親自來要。大夏悄悄地告訴他:“隻要這仗一打,西南的局勢就會大亂,對國家實在沒有好處。”尚書明白了,就再也沒提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