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五章:你沒有為爸爸買一支棒棒糖(1 / 3)

初冬的傍晚天色早早就暗下來,在不被覺察的時候,天空飄起了細細的雪花兒。今天青青期中考試結束,泰研攜妻帶女去外麵吃飯,要好好放鬆一下。青青開心得像是在風中顫動、歡笑的小花朵。平時時間總是不夠用,急匆匆吃每一頓飯,來不及品嚐,隻是吞咽,就為了能擠出時間來寫作業,或者多睡一會兒……今天終於可以慢條斯理地吃一回飯了,時間仿佛在這樣的時候突放異彩,讓青青的心欣欣然張開了翅膀。

昨天,子衿和泰研鬧了點小別扭,如今氣尚未消。在這種對於女兒來說略不尋常的時光裏,她也很樂意去外麵吃一頓飯,散漫地享受一回。不過她還是她一貫的性子,並不願意馬上表現出接受,堅持說自己不要去外麵吃飯,讓他們父女倆去吃就好。泰研自然知道子衿有時候會故意拿架子的大小姐脾氣,他並不介意,依照他們夫妻之間的“遊戲規則”不斷地勸她。子衿也不斷地拒絕。後來泰研好脾氣地笑著,簡單地說,走吧走吧,我的太太!我的妻子!

青青聽了爸爸這話,就拿一雙明亮亮的眼睛看著子衿說:“媽媽!聽聽爸爸他都這樣邀請你呢,你就去吧!如果有人這麼叫我,我都幸福死了!”

子衿終於開顏,忍不住偷笑起來,結果全被泰研和青青看在眼裏。泰研也樂嗬嗬地笑了。

決定去吃火鍋。到了繁華路段一家頗負勝名的火鍋店,泰研去停車,子衿和青青先進去點好了菜。泰研來了一看菜單,問,都是素菜啊?

子衿還在假裝延續她剛才的情緒,不理泰研。但是她毫不拖延地轉向青青問:“你要不要吃肉,牛肉?或者雞肉,或者豬蹄兒?”

青青搖頭說她不想吃肉。她看著媽媽眯眯地笑,一副大有深意的樣子。

子衿聽了臉上呈現出一些失望,她不甘心地啟發道:“再想想看,其他肉類有沒有喜歡的?羊肉?魚?”

青青笑得更歡了,然後伏在子衿耳邊悄悄說:“媽媽你這樣問我,其實你是想為爸爸點一份肉吃對不對?”

子衿也笑了,不由得臉紅——青青說對了。

最後泰研又加了一份鱸魚和一份豬蹄。鍋開了,三個人一起往鍋裏夾菜,情緒高漲起來。子衿真是淡定得可以,她仍然隻同青青交流和點評菜的味道,不理泰研。後來她看泰研並不吃那條鮮美的鱸魚,就問了他一句:“你怎麼不吃魚呢?”問的時候不抬眼皮,隻盯著鍋看。

泰研曆來如此,凡是最有營養的或者女兒和妻子愛吃的,他都會讓她們母女先吃。子衿當然總是知道這一點,她也總是心疼泰研這麼做。

青青立時捕捉到了子衿的這句問話,她轉過頭,盯著媽媽,放低了聲音竊竊地說:“你還是忍不住問他了?‘忍不住’對不對?”她特別強調了“忍不住”這三個字,臉上是一付鬼兮兮深知一切的表情。“媽媽,再怎麼樣總是一家人嘛,他總是你丈夫嘛!”

子衿暗藏的心思全被女兒說破,她一邊笑、一邊歎,一邊拍女兒的小臉。

“你真是什麼都知道啊!”子衿夾了一片煮好的魚放進青青嘴裏。青青嚼著魚,得意地用眼角輕掃一下媽媽,笑著說:“我了解你吧?因為我上輩子就是你這個樣子!”

“原來是這樣啊!”子衿表現出吃驚的樣子,“怪不得你做了我女兒呢!”

子衿看著這個被火鍋吃得小臉紅彤彤的小姑娘,回味著她的言語,嗅到了青澀的女兒燦然綻放的芬芳氣息——一日日地,她與過去多麼不同了啊!記得青青5歲左右的時候,有一次子衿和泰研鬧矛盾,年輕氣盛的她怒衝衝將自己的日常用品裝進一隻包裏提著,一氣之下就要奔出家去。青青看到了,緊張得呼吸急促,小臉上涕淚橫流,也開始四下裏尋找,匆匆忙忙地收拾起自己的東西。選出來的都是發卡和紮頭皮筋兒,各式各樣的,一大堆胡亂塞進一隻塑料袋裏,抱在胸前就義無反顧地跟著媽媽出門了。傍晚時分,夕陽收盡的路上,青青默默地走著,淚水已經被風吹幹了,小臉純真,神情嚴肅,和媽媽心心相印。她小小的心裏隻覺得媽媽一切都是正確的,無論如何也要不加考慮地站在媽媽這一邊,無條件支持媽媽。那晚她們離家後走了沒有多遠就被泰研追上,攔回家去了。回到家裏,青青把那個裝著她的小飾物的塑料袋放在矮櫃上,默默地、充滿憂慮地在媽媽身邊依偎了一會兒,就心無城府地跑開去玩自己的了。隔天之後,子衿一個人時,她看著矮櫃上塑料袋裏那些花花綠綠的頭飾,內心不由得被深深觸動,這個小女孩,在她看來,最重要的東西就是這些她用來紮在頭發上的小飾物,它們比錢、比漂亮的衣服、比其它任何東西都來得珍貴和必需,在跟著媽媽“離家出走”的緊急關頭她隻選擇了它們。真是個小女孩啊!

隨著青青慢慢長大,當子衿和泰研發生矛盾的時候,她不再像小時候那樣無條件地支持媽媽,完全站在媽媽這一邊,一味地抱著媽媽傷心而害怕地哭泣了。她也抱著媽媽,但是她不會痛哭,也不是那種六神無主的樣子了;她也緊張,也難受,但是表現得相對鎮靜,好像不會為此事卷入太深,或者說,這樣的事情對她的影響已經沒有過去那麼強烈了,她會依在媽媽身邊,同時在心裏分析當時的情況、吵架的原因——她用這種安靜和理智的方式來安慰媽媽。當爸爸不在的時候,她還會指出媽媽在這次矛盾中存在的問題,做得如何不合適——事實上,那個時候子衿與泰研的“鬥爭”,確實存在她太過任性的傾向。

“我要公平啊!”青青很坦然地說。

她在感情上是支持媽媽的,同時她也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了,不再盲目。她指正媽媽,但是絕不當著爸爸的麵,這也是支持和愛護媽媽的一種方式。對於這一變化,敏感的子衿當然感覺到了。有一次,在青青的房間裏,子衿說,我的小姑娘,你以前曾經是多麼全心全意地支持媽媽,現在不是了。

青青抬起頭來望著媽媽,琢磨著,沒有作聲。

“媽媽很失落啊!”子衿低聲感歎著,想要微笑一下,卻沒有成功,隻是將嘴唇緊緊地抿作一條線了。

“以前,那個時候我還小,挺傻的,不會自己考慮問題……”青青回答,當她看到子衿的表情的時候,一下子就更深切地理解了媽媽此時的心情,她趕緊低下頭去,看著自己麵前的課本。“我說的是真話!我想媽媽是不會希望我撒謊的吧?”

“青青,你是對的。”子衿理性地說。青青在成長!子衿明白自己應該為此感到欣慰,事實上她也真的在為此感到欣慰,不過這隻是她的心的一麵;在心的另一麵,她還是很留戀青青小時候對待自己的那種不管不顧的、投入而深情的眷戀。

青青對父母的日常言行投以越來越多的關注與評判了,泰研和子衿的所作所為,都會在她心裏引起喜愛、敬佩或者反感、抵觸的情緒。她會直率地提出泰研在公共場合的坐姿應該再文雅一些;或者批評爸爸開車車風不夠理想,心態欠平和……對媽媽子衿呢,則在衣飾方麵特別地給予更細致甚至帶些挑剔傾向的打量與評論,見到子衿穿與往日風格迥異的衣服,青青會不以為然,毫不客氣地說:“媽媽,這件衣服不適合你!你那麼純潔、質樸,它太時髦、太俗氣了。”甚至有一天,她這樣對子衿說,媽媽你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你開始和別人一樣了。

子衿聽了很震驚,愣愣地問:“真的嗎?”

青青說:“我的媽媽是樸實的,是優雅的。我喜歡媽媽以前經常穿的那些衣服,它們簡潔、脫俗、與眾不同。”

子衿開始細細地反省和檢視自己的穿衣風格,發現自己真的在漸漸地背離一些東西,是對過去多年裏的一貫風格厭倦了嗎?還是內心想要追求另外一些內容的外在折射?

青青對於子衿衣著的階段性不滿,一直持續到盛夏的一個下午才得以消除。那天子衿去接青青上鋼琴課,她站在校門口等待,撐著一把紫色遮陽傘,穿著白色繡花小上衣,長及腳踝的米白色底、淺褐色花的裙子,輕風吹過的時候,她裙裾飄飄,整個人都秀逸靈動起來。她站在那兒,專心地等著女兒,對於自己的美態全然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