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地處九州聖地東南,雖不及中州地大物博,但也算是山清水秀,人傑地靈。
位於青州中心,有兩座縱橫交錯的大山,一座如蓄勢待發的臥虎,另一座卻如交纏而上的惡龍,山峰奇異陡峻,地勢奇險,中間是大河碧川相隔,遠遠看去便如龍虎隔河惡鬥一般,交相輝映,因此這兩座山峰便被合稱為龍虎山。
龍虎山連綿百裏,層巒疊嶂,高聳入雲,其間山林密布,飛瀑奇岩,珍禽異獸無所不有,是為九州一絕。
而龍虎山中最為出名的,卻是隱匿其中的一座靈門——天師府。
天師府為青州靈門領袖,九大門派之一,門派曆史已超過五千年,為九州門派中曆史最為悠久。
早在神眷時代,天師府一脈便已開始傳承,據說開派祖師本是一個街頭散人,一生窮困潦倒,鬱鬱不得誌。遂遠離家鄉,雲遊四海,路經龍虎山,偶然得見聖之遺書,覺有所得,於是潛心研究。
忽忽山中一甲子,當祖師再出山時,已是神靈隕落,惡鬼肆虐,祖師以聖之所得,借神靈之威,正聖之輪回,是為當年靈門領軍人物。
厲鬼之亂平息後,祖師組建天師府,收天罡三十六弟子,授以聖書,希望將靈門發揚光大。
聖之書靈法無邊,神通廣博,三十六弟子每人體悟各不相同,得見神靈也各自迥異,人人都以自己為正統,待祖師仙逝之後,矛盾更是加劇,終於四分五裂。
爭鬥中聖之遺書不知所蹤。
由天師府分裂大大小小數十門派,其中不乏如今聲名赫赫的靈門。
而天師府遭此重創,從此一蹶不振,天罡三十六門徒隻餘嫡係一脈,卻又限於靈質,天師府一度搖搖欲墜。
幸而神靈垂憐,在距今三千年前,天師府嫡係張家一脈,出了個驚才絕豔之人,名曰丹豐。
丹豐靈質驚人,不到二十歲便已精通天師府遺藏,但卻覺似有所失。
直到丹豐偶得一卷聖書,頓時心有所得,如聖得靈光,得啟靈智,他重新梳絡天師府遺藏,於龍虎山聖藏洞內苦心閉關十餘載,再出關時,世間已無人能及。
張丹豐為人殺伐果斷,睚眥必報,在天師府外敵環伺的時候,曾一人一劍,一夜之間連滅三大靈門,一時名聲大噪。
從此,世間再無人敢惹天師府,而天師府也漸漸恢複元氣,重新掌管輪回盤,統領青州。
天師府得以再次振興,時至今日,雖再沒有過如丹豐真人一般驚才絕豔之人,但如今天師府所獨有的溝通諸神,畫咒布陣神通卻依然為人所讚歎和敬畏。
*********
龍虎山龍首之巔,高台之上,一座巨大的輪盤屹立於懸崖之邊,緩緩轉動,輪盤內不時傳來鬼嚎之音。
此時,所有身著藏青色天師袍的張氏子孫盡皆跪伏在高台下。
為首天師府掌門張道通目光虔誠的看著輪回盤。
“一拜冀州第一坎,二拜九離到南陽,
三拜卯上震青州,四拜酉兌過西涼,
五拜亥乾雍州地,六拜巳巽徐州城,
七拜申坤荊州界,八拜寅艮豫州城,行壇弟子入中宮……”
須發灰白的張玄通口中念念有詞,眾弟子輕聲跟隨,隨著咒語一字字吐出,輪回盤鬼嚎之聲越發清晰,已漸漸感到刺耳。
“吼~”隨著一聲莫名的獸吼傳出,張玄通停止了吟唱。
“一甲子到,輪回開,請神靈降世!”張玄通站起身來,向身後招了招手,隨之幾名弟子押著一名被縛的美貌少婦走了上來。
“你們放開我!我不要!”少婦哭的梨花帶雨,高高隆起的腹部證明著她已身懷六甲。
“妙兒,你不要怪為父,空靈質難尋,若不是萬不得已,我也舍不得你腹中孫兒!”張道通看著走過的少婦,歎息道。
這個少婦正是掌門張道通的三女兒張玄妙。
“爹,求求您放過我,讓我把孩子生出來好嗎?求您了!”
張道通歎息著搖搖頭,輕輕擺手,讓弟子將女兒押了上去。
“姐姐,爺爺為什麼綁著小姑姑?小姑姑做錯事了嗎?”台下一個五六歲的可愛女童好奇的拉了拉身旁同樣年紀的女童問道。
仔細看去,兩位女童竟是一模一樣,粉嘟嘟的小臉,如粉雕玉琢一般,頭發紮成丸子狀,穿著著小巧卻依然略顯寬大的青色靈袍,煞是可愛,她們是一對雙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