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臨安始變(上)(1 / 2)

是時,姑母自後堂盈盈而出,吩咐下麵人換了茶,與子文絮絮聊了些家常,也對子文高義相助一再表示感謝。正當此間,門外卻進來幾個內官樣貌的人。門上聽事的家丁見了那內官手上捧著的聖旨,皆是不敢阻攔。於是,一行人等便浩浩蕩蕩,長驅直入,到了這中堂之上了。

為首的內官唱道:“聖旨下,跪聽宣讀——”

我與三郎相視一眼,都覺不好,眼下聖旨便已到府上,料必不是什麼好消息。姑母作為一家之長,自是跪在了前麵,內心料必也是波瀾萬端。果然,為首的內官念道:“臨安府尹陸宰,本自狂放人也,朕為表獻書之功賜官。而今任不足載,德不足以堪其任、行不足以正其事、文不足以化妻子、武不足以禦群從,實難當大任。著出為兩浙東路轉運使。朕念其前功,特容留發妻蔭封,恩免三子之罪,欽此。”那內官唱罷,也是不肯低頭相看,冷漠道:“陸大人,接旨吧——”

姑母得了這道旨意,當下裏也是極為震驚,一時之間並無什麼反應。直到聽那內官催促,才領著家小拜了三拜,伸出雙手高舉過頭頂,斂了裙裾,膝行上前,口稱:“臣婦謝主隆恩。”便要將那聖旨接過來。

為首的內官想是聽到接旨之人是個女子,這才低頭看看,地下跪著的,也確實是四人無疑,便冷冷道:“陸大人過來接旨吧。”卻原來,也是個不識得姑父的人,眼下姑父不在家中,這聖旨之中的事情,我們已經都知道了。按著禮數,聖旨是要當麵宣讀給本人聽取的,光是內官怪異之聲,便足以震懾人心。如今姑父既不在,竟已先將旨意宣了,實在是這內官失職。

正想著,卻見子文緩緩起身,弓著身子緩步走上前去,高高伸出雙手,複又跪下,道:“臣陸宰接旨,謝皇上隆恩。”

那內官看也不看,將那聖旨往子文手中一摜,便領了人拂袖而去。

我與三郎將姑母扶起,又謝了子文方才的機敏,才坐到一邊。行動處,頭上金釵玉鳳泠泠作響,想及前情後事,不免將它取了下來,放在一邊。姑母自在正位之上哭哭啼啼泣不成聲,三郎頻頻安慰也並不得法。有道是家醜難揚,子文又是識趣之人,略安慰了幾句,便要起身告辭。姑母忽然抬頭,眸子中露出淩人恨意,道:“趙公子是見我陸府蒙冤落難,恐禍及自身,這聖旨方下便急著要避而遠之嗎?”

子文向外走的腳步明顯頓了頓,索性停下,回身拜了拜,道:“子文不才,卻也不至於如此。”

姑母也自覺失態,走下正位,道:“公子博聞多能,總也得幫忙想個計策才好啊。”三郎在一旁聽得姑母這般言語,趕忙向子文賠了個禮,對姑母言道:“眼下聖旨都下了,即便我們想出主意,使得聖心回轉,聖上也不會收回旨意。否則,為君者朝令夕改,還叫什麼一言九鼎?”

姑母猶自不肯放棄,道:“我們將那謀害我府的賤人拿住,到聖上麵前陳冤也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