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章十八 風雲起(二)(補4號)(2 / 3)

費堅給寧武盛了碗飯,遞給他,寧武接過來,刨了口後,道:“真是餓死我了,八毛,你小子怎麼說話呢,我這從昨天下午到現在,才吃上飯,還管什麼吃相。”

陳宏詫異道:“不是吧!光想著你幹活,不給吃飯,衙門啥時候這麼摳了,你可是捕頭。”

寧武吃飯的速度降了下來,咽了口飯菜道:“你不知道,最近這事情多,根本是忙的焦頭爛額,沒有時間吃飯,你沒看到我們那個一貫喜歡玩樂的縣太爺,都已經好些天沒有聽曲了,他都這樣,我們還不更累。”

“什麼事情,讓你們這麼累?”陳宏接過費堅遞過來的茶水,捂在手中暖著手,問道。

寧武四周看了下,見沒有其他人,這才壓低聲音,道:“你們也知道南邊現在亂糟糟的,很不安定,很多人都出來逃荒了,我們這邊是南北的必經之路,最近得到消息,說是有一批的難民正往北邊過來,縣衙門這不是在研究對策麼。”

“這有什麼好研究的,放糧給他們不就好了。”曹八毛聽了後道,在他看來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寧武翻了個白眼道:“你知道什麼,就放糧,縣衙門這邊哪裏來的糧食,今年的糧食已經被上麵收去,供給南邊的軍隊了,縣衙門現在沒有多少糧食了。”

“哪有結果了麼?”陳宏問道,難民是一群很危險的群體,逃難的人本就是在為最基本得生存奔波,如果這個都不能保證,那就要出大亂子。

寧武搖了搖頭,放下碗筷,歎了口氣道:“還沒有呢,放糧是絕對不可能的,不說縣城本就沒有多少糧可放,就是有也不能放,有第一波就有第二波,給了第一波不給第二波,事情會更大。況且南邊到這裏的一路上的縣,我們得到消息,他們基本都是在縣界建個粥棚,不讓這些難民進縣,我們也不能搞特殊。”

頓了下又道:“縣太爺的意思是和其他各縣一樣的處理,主簿烏惠民的意思是接收過來,安排他們在一個地方,讓他們安頓下來,畢竟現在已經是冬季,越往北越是寒冷,這些人要是被趕出去,就是凍死的多。至於程縣丞他依然是兩邊不靠,所以現在爭著呢。”

陳宏點了點頭,說起來趙信友的意見,是一個政客的想法,這幫難民你過來,一方麵,對他們根本不了解,很容易引狼入室,南方再亂,你不能讓他們再在北方亂了,就算亂,也不能在自己的治下,二個安頓難民的花費很大,也很難,一個搞不好就會激化難民和本地居民的矛盾,好心辦壞事,三個人家其他人都不接納,就你仁心就你能耐,作為當政者很容易被同僚排斥。

而主簿烏惠民的想法更多的則是讀書人的仁誌,麵對著逃難的百姓,是個人都會不忍,在能力範圍隻能,當然是能幫助就幫助了。你要說兩人的想法誰對誰錯,這個還真不好說。

陳宏道:“那你的想法呢?”

“我!”寧武笑道,“我是捕快,可不是縣尉,怎麼能參與到這些上麵來,這方麵我是沒有說話的權利的。”

******

風兒吹過,將豔麗的火苗吹的呼呼直冒,火堆上麵的鐵鍋中,水已經咕嚕嚕的翻滾起來,裏麵的肉和骨頭被頂的的上下翻滾。

譚喜成往風頭靠了靠,擋住風對火苗的吹鼓,右手拿起一根棍子,扔進了火堆中,火苗騰的冒了起來。

譚林用手中的木棍削做的筷子,在鍋中翻了幾下,又對著肉撮了一撮,將滾頭放到了嘴邊,舔了又舔一副回味的表情,道:“肉還要煮一會兒才爛,再等一下。”又吧唧了下嘴,“要是有鹽就好了,這味道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