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章十八 風雲起(一)(2 / 2)

“好的。”陳宏點頭應道,和吳華拜了下手,回到了隔壁的家中。

和陳五和陳張氏說了下,陳宏這才帶著曹八毛往縣城而去。

******

寒冷的北風呼嘯而過,天色灰沉,給人一股陰冷之氣,路邊山林中的樹木,早已經葉兒掉落,隻剩光禿禿的木杆留在那兒,路上地上鋪著一層厚厚的落葉,人走在上麵,發出沙沙的聲音。

如是一文人墨客至此,可能會對著這眼前的落葉枯木,發出“無邊落木蕭蕭下”的感歎,但那是很可惜,此時在走在這路上的不是文人騷客,而是一群衣衫襤褸,步履蹣跚的逃難之人。

可能他們中也有讀書之人,但是麵對著自己的遭遇,和眼前淒涼的冬景,他們卻怎麼也不會有那詩情畫意。

譚喜成是南方人,對於北方這寒冷的天氣實在是有些受不住,要不是體格比較強健的話,那麼一路上落隊的人中,肯定有他的身影。

幫著一旁的妹妹譚悅柔,緊了緊身上的衣服,譚喜成看著妹妹那被凍得發青的臉色,心情自責、慚愧,更是無奈。

春天的時候,****的局勢,波及到了靠近海邊的譚喜成的家鄉,朝廷的軍隊和亂軍互相攻伐,可是苦了他們這些平頭老百姓,農田被毀,房子被燒,一家人無奈之下,隻好和著其他的村人一起向北方逃難。

春去秋來,一路北逃,一路災禍,直到過了長江,才感覺到一絲安定,可惜雙親在過江之時,因為和人的推搡和落水而死,隻剩下自己和妹妹二人。

對於他們這些逃難的人來說,為了的目的就是避開災禍,避開戰爭,但是一路過來的遭遇,卻讓譚喜成疑惑起來,這天下還有平靜的地方麼,他們從江浙行省逃到豫章行省,從豫章行省再逃回江浙行省,一路上是到一地亂一地,根本沒有安定之說。

本以為到了江北可以有安定的日子過,但是一路上各個縣城,見到他們是如見蝗災般,進而遠之,根本不讓他們靠近縣城,唯一算是不錯的也就是不定時的會有一兩個好心的人家,施舍些清的可以照見人的粥,填一下肚子。

但是就這麼一路走著也不是個事,難道他們想要就這麼靠著別人施舍過日子,難道他們不想有個安定的家和幾畝可以種植的良田麼,想當然想,譚喜成找村中老人問的時候,每個人的臉上都是向往神色,但是現實卻是一路上根本沒有人肯接受他們。

如今天氣越來越冷,一路上已經有人在不知不覺的睡夢中離去,再往北隻會更冷,死的人隻會更多,不能再走了,到下一個縣城一定要想辦法待下去,譚喜成在心中對自己說道。

“哥,我餓!”妹妹譚悅柔低聲道,她知道自己的話說的很不是時候,昨天他們在路上的一家粥鋪裏喝一頓免費的粥,到現在這麼長時間也沒再遇到一個好心的人家,大家夥的都已經餓的肚子咕咕叫。

四下張望了一下,譚喜成從懷中掏出半塊餅來,這是他昨天喝粥的時候,無意見到一個身作華麗的小孩,將吃剩下的餅隨手扔掉,他就在最快的時間撿了起來,一直藏著沒舍得吃。

將那小半塊得餅,扳出一小塊來,譚喜成遞給妹妹道:“吃吧,先墊著,剩下的,等再餓了再吃。”

已經餓得渾身沒力氣的譚悅柔,見到有塊餅,也不管其他,一把接過來,就送到了嘴裏,小小的一塊餅,要是以前,都不夠塞牙縫的,但是現在譚悅柔卻是在口中咀嚼了好久,才咽了下去,這時她才注意到,哥哥還沒有吃,虧欠道:“哥哥!”

譚喜成笑著疼惜的摸著譚悅柔的頭道:“哥不餓,我們再往前走走,說不定,就會有吃的。”

譚悅柔低頭不再說話。

往前走了一段時間,譚喜成問身邊不遠的一個中年大叔道:“三叔,我們離下個縣城還有多遠?”

那中年漢子是譚喜成族裏的三叔,叫譚林,是現在這群逃難的人中,除村長外最有威信的人,他家中的老少不是被亂軍殺死,就是被饑餓或者被凍死,現在隻剩下他一人。

拄著根木棍,立起因為饑餓和乏力而彎曲的身子,這是一個一米七幾的大漢,他看著前麵一片荒野和零零星星豎著的小山,歎了口氣道:“據上次的那個人說,差不多還有一兩天的路程,我們才能到下個縣城,這還得是大家有東西墊補肚子,不然不知道能不能走到了。”

這一眼看下去多少裏的地,怎麼會有人家,會有吃的,譚喜成歎了口氣。

“沙沙沙!”一陣急促的踩踏地麵的聲音,從他們身旁的樹林中傳來,譚喜成和譚林,不禁轉頭看去,就見兩隻灰色的兔子,一前一後的飛奔而過,不一會兒,一隻狗喘息著也是疾馳而過。

譚喜成和譚林對望一眼,兩人的眼中閃爍出渴望和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