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章十七 天下事(1 / 3)

在這個世界上,有什麼比四處打聽來消息的快的話,那麼就是看書了,很感謝那些不知名的先輩們,發明了字,使得陳宏現在可以從書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對於陳玉滿屋的書,陳宏最想要看的當然是關於史料方麵的書籍,很快的他就在其中的一個書架上,見到了自己想要找的書,而且當他看到書的名字的時候,一股喜悅的心情從心底裏冒了出來,書的名字是《史記》,趕緊大約的翻看了一下,和前世看到的沒有兩樣,又找了本,是班固的《漢書》,他心中喜悅更甚,既然有這兩本書,那麼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漢朝以及之前的曆史是沒有變化的。

可當他再拿出一本書的時候,書的名字《後漢》和裏麵的起始的內容,讓他疑惑了,雖然他知道東漢這個朝代也在曆史上有後漢之稱,但是書的起始明顯不是那麼回事,它的開篇就是黃巾之亂,沒有哪本寫朝代史的,開頭就從朝代的末端下筆吧。

帶著疑惑,陳宏直接拿著書坐到了地上,看了起來:

這個世界的曆史,在東漢之前都和陳宏以前的那個世界沒有任何的差別,隻是從東漢末年出現了轉折。

在陳宏以前的那個時空,東漢末年朝廷腐敗宦官外親專權,天下大亂,黃巾義起,這些都沒有問題,這個世界都有發生,隻是在一個人的事情上發生了轉變,進而導致了整個事情的轉變。

董卓在陳宏以前的世界,那是一個大奸大惡之徒,可以說他是東漢滅亡的推手之一。可是在這個世界卻不同了,這個陳宏印象中死於美人計的家夥,在這個世界卻是忠義之士,黃巾義起,董卓率兵從西涼入中原平叛,黃巾賊被平後,董卓就任大將軍,他任用賢能,整治朝綱,在很快的時間內,朝廷上下恍然一新,整個漢王朝迎來了第三次複興,史稱後漢。

但是隱患也隨著複興的大漢王朝而存在著,黃巾亂起,朝廷為了平叛,而給予了各州的刺史地方軍政大權,雖然隨著黃巾賊的覆滅,地方的那些軍事受到了大力的壓製,但是送出去容易,收回來難,既然已經把權力給出去了,想要收回來就難了,況且就任朝廷大將軍的董卓他也是靠著這個製度才得以登上現在這個位置。

可是要是不收回來對於朝廷,地方的這些小軍事集團就是威脅,最後思量萬千,他們找出了一個則中的辦法,開始對地方州縣重新劃分,當然主要的還是對於州重新劃分,有以前的大州,拆散成一個個小的,用和漢武皇帝的推恩令相識的方式對州的進行分割,消弱地方軍事實力,並且對地方的軍事力量有了嚴格的規定。

在一定時間之內,這個方式是有效的增強了中央的權威,消弱了地方的威脅,但是他並不是徹底的消除,隱患依然存在。

在相安無事了一百五十年之後,大漢王朝再次遇到了一百五十年前的情況,宦官外親專權,朝政腐敗,可是這次他們再也沒有那麼好運,統治三州兵馬的高安,趁著朝廷內亂,起兵反叛,隻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久攻陷了都城洛陽,倉皇逃出的皇帝,趕緊向地方各州求救,各州趁勢擴充勢力,等到高安之亂被平的時候,地方勢力已經達到了不可想象的地步,漢朝廷再也不能對他們有任何的指示,天下回到了春秋戰國的大混戰時期。

作為天下共主的漢皇帝,在開始的時候,還被各方諸侯作為爭鬥的工具用用,但是隨著各方爭鬥的白日化,漢皇帝的作用也就不那麼重要了,漸漸被人遺忘,十年之後被一支流竄的農民起義軍攻占,皇帝被殺,天下真正進入群雄爭霸的時代。

五十年以後,在中原河南地區的一個地方的小藩鎮開始崛起,這就是現今大邢王朝的前身,經過了一百五十年,六代統治者的努力,在不斷的投降叛亂,再投降再叛亂等一些的軍事政治鬥爭之後,到了十三年前大邢王朝已經占據了整個中原地區,對南方以猛虎南下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