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帶著不到兩萬人的偏師,在建興郡(今晉城市)修整了一日後,繼續向東進發,目標鄴城!其後一路摧枯拉朽,擊潰了慕容偉派來阻擊(順便試探)的兵馬,從西麵兵臨枋頭城!
在枋頭駐紮的宿衛軍統帥可足渾常徹底不淡定了!
高玉不是說那個狡詐的趙川被慕容恪拖住了嗎?他喵的黃河北岸這一支軍隊是誰在指揮?
趙川手下的幾個大將,可足渾常早就通過密諜知道底細了,對手打的旗號是“王”,“薛”。姓薛的定然是河東薛氏的薛強,但趙川手下有姓王的大將?還是主將?
高玉這家夥,被慕容偉委以重任,加強鄴城的防務,堅守不出,這讓可足渾常頓時六神無主。
別看他現在站得高,其實都是一直都是“狗腿子”高玉在出謀劃策。而且,之前平叛時異常英勇的慕容偉,現在卻……真的萎了,膽氣都被奪走,居然不敢出城!
可足渾常發現燕國現在當真是外強中幹,一出事,平時那些不得了的人物,都特麼消失不見躲鄴城了。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之前平叛,慕容偉知道慕容垂麾下的兵馬不會傷害他,所以膽子才夠大。然而現在他卻成為了敵方最先想要除掉的人,這一起一落,慕容偉不縮到鄴城那才是真見鬼了。
即使是對慕容恪並非百分百放心,慕容偉也知道,這個叔叔很能打仗,而且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隻要躲到鄴城裏,等慕容恪收拾完趙川,再回來收拾這支偏師就行了,何必一時逞英雄,把小命交代在這裏呢?
宿衛軍如果不敵對手的一支偏師,這樣的廢柴不要也罷,慕容偉就是這麼想的。至於高玉,他一定不能死,他要是死了,那麼那些編造出來的謠言,就百口莫辯,慕容偉就要擔上“殺人滅口”的嫌疑。
所以他才將高玉召回,負責鄴城的防務。
而宿衛軍,不能撤回鄴城,撤回就等於是把慕容恪的後背交給敵人,那樣他即使能打贏趙川,也會被這個極大的破綻拖累,最後功敗垂成。
當然,這些可足渾常並不知道,此刻他正在枋頭城裏的簽押房內急的跳腳呢。
“大帥,敵軍下戰書來了。”
傳令兵遞給可足渾常一支綁著紙的箭矢,正是王猛派人射進城頭的。
“鮮卑小兒,可敢一戰?”可足渾常一臉懵逼的看著這封“戰書”,連生氣的心思都生不起來。
他喵的,你敢不敢多寫幾個字?
你要戰,那便戰,這是枋頭,燕國重鎮,四周都是自己的地盤,怕他個鳥!
可足渾常留了兩萬預備隊,準備在關鍵時從背後迂回到對手後方,就能直接將其擊潰。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可足渾常很快就知道了庸人和高手有什麼區別。時代在發展,落後就要挨打,這個道理無論對誰而言都是公平的。
擲彈兵,弓弩手,長矛兵,刀盾兵。一波接一波的輪番上陣,邊打邊衝。接下來又是一波擲彈兵,弓弩手,長矛兵,刀盾兵……
攻擊像是潮水一般延綿不絕,一波完畢之後接下來又是一波新的衝擊……直接把可足渾常打懵了!宿衛軍的陣線被分割,衝擊,淩亂,還沒弄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可足渾常就莫名其妙的敗了!
明初中山王徐達的經典步兵戰術,打得蒙古人哭爹喊娘,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騎兵,也不頂用了。可足渾常有幸提前一千多年第一個享受到了這種待遇。
可足渾常帶著殘兵進了枋頭城,王猛亦是沒有追趕,更沒有圍城,他就在枋頭城五裏外紮營,牢牢的將燕國可能的援兵,還有慕容恪可能的退路阻斷。
就像一根釘子釘在鮮卑慕容的咽喉,要拔出這根釘子,那慕容恪得先收拾了趙川才行。
“哈哈哈哈哈,痛快,痛快啊!”
王猛的軍帳內,薛強在放聲大笑,傳說中牛逼到不行的鮮卑人,居然如此不堪一擊,著實是讓人驚訝了一把。他也是沒想到,從來都沒有帶過兵的老朋友,居然這麼猛。
王猛手裏拿著一本名為《步兵操典》的書,看得津津有味,並不搭理薛強。明白自己的老朋友在思考問題,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薛強並不打擾,而是靜靜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