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催命符(1 / 3)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烏衣巷的王家大宅,王孟薑拿著一把秀氣的短劍,在那裏裝模作樣的舞劍。

她舞得毫無力度,又是雜亂無章,純粹好玩,隻是念出來的詞氣度恢弘,不禁讓人擊節叫好!

跟什麼人學什麼人,趙川抄襲辛棄疾的,王孟薑鮮寡廉恥的“據為己有”了。

王家大郎王玄之,五郎王徽之,一邊看一邊拍手叫好。雖然他們也猜到能寫出這種詩句的人,不可能是完全不懂寫詩,更對戰爭沒什麼興趣的小妹。

一個大家族中,總是小妹最受寵,自古如此。

舞劍完畢,王孟薑香汗淋漓,大哥王玄之遞上了汗巾,兄妹三人笑嗬嗬的,氣氛非常溫馨。

忽然一陣冷風吹來!中門被打開,王羲之皺著眉頭走進宅院,臉上似乎有一團黑氣濃鬱不散,高大的身軀給人以強烈的壓迫感,正在說笑的王孟薑等人頓時噤若寒蟬!

“孟薑留下,其餘的,給我回房間練字!”

王羲之大手一揮,王玄之和王徽之交換了一下眼神,暗示王孟薑小心應對,然後逃之夭夭。

“爹,出什麼事情了?”

昨晚她跟趙川兩個也是夠離譜,若不是丁勝趕來,兩人就已經共赴巫山雲雨了。

雖然這些事應該不可能被王羲之知道,不過她心裏還是很虛,低聲下氣的不敢大聲說話。

“當日你在京口病入膏肓,趙川可有什麼防疫的辦法?”

沒問她跟趙川之間的風流韻事,王孟薑鬆了口氣,不過王羲之問了這件事,看來真出事了。

“防疫,主要是看傳播途徑啊,人體接觸,水源,食物,都有可能會傳染瘟疫,特別的死人的衣服一定要燒掉,喝水一定要燒開才能喝,差不多就這些,怎麼啦?”

王孟薑嘰嘰喳喳的說了一大通,王羲之皺著的眉頭稍有舒展,不過依舊是憂心忡忡。

“建康爆發瘟疫,奇怪的是,世家中人,多半沒事,烏衣巷這邊的大族,更是一個都沒有。現在城裏人心惶惶,有很多不利我們的謠言!”

俗語有雲,謠言止於智者。

俗語又有雲,三人成虎。

俗語還有雲,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會變成真理。

世間獨立思考者少,人雲亦雲者卻是不知凡幾。就算是有人察覺到不對,他的真知灼見也會淹沒在謠言的海洋裏。

特別是有組織的謠言,更是可怕!

王羲之今天穿著樸素的衣衫,裝作一個世家的家奴,在城裏打聽事情,或者不動聲色在一旁聆聽,果然讓他發現不得了的大事。

針對難以治愈的瘟疫,居然有“仙人”出現,治好了極少數的人!

然後就是瘟神降臨,是司馬家無道,是世家無道,是朝廷無道,消滅這些,瘟神自然會走!

還有更過分的謠言,說幾大世家的人都沒有得瘟疫,而那些升鬥小民卻染病無數,是那些大世家的人在家裏開壇做法,讓瘟神為禍其他地方,不要到他們的宅院裏來橫行!

這些說法都相當有市場,王羲之已然發現一些不對的苗頭,也是很危險的苗頭!

琅琊王氏,家奴無數,但是!

建康城裏的家奴,卻並不算很多,遠遠沒有蓄奴過萬這種說法!

東晉的中樞在建康的台城,司馬家就算再暗弱昏庸,也不可能讓眼皮底下的大世家,有“蓄奴過萬”這種規模!

一旦有事,這些家奴不論是脫離控製造反,還是世家起事,都是一股龐大的力量。

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褚太後決不允許發生這種事情!

建康城裏的流言,無論哪一條,都對王謝等大世家非常不利,這讓王羲之憂心忡忡,連女兒昨夜跟情郎私會這種事情,都懶得去計較。

“白天不要去,我讓家仆把家守好,晚點的時候,我和你一起去趙川那裏,商量下對策。”

王羲之沉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