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籍的記載中,從東漢馬援“擊虜”那時候起,來自交趾的天花開始在中原傳播開來。
東漢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征側、征貳(一對姐妹),於交趾造反作亂,自立為“征王”。
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漢光武帝劉秀任命馬援為伏波將軍平定嶺南,漢軍一路勢如破竹,次年五月,馬援斬殺反賊征側、征貳,傳首洛陽。
當時,南方被許多人視為“不毛之地”(當時也確實如此),那裏氣候炎熱潮濕多雨,遍地都是毒霧瘴氣,行軍作戰異常艱苦。
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馬援班師凱旋。回朝之後,在清查軍隊人數時,才發現幾乎有近一半的官兵因為瘴疫而死亡。
當時的“瘴疫”,其實就是天花,也隻有天花,才能造成這麼恐怖的死亡率。
隨後這種可怕的瘟疫便出現在史書當中,偶露崢嶸!
隋唐時期,隨著天下大一統,天花開始迅速的在北方大地潛伏,時不時就鬧出點動靜來,至於後來的明清時期,更是駭人聽聞。
明代醫學家萬全在《痘疹世醫心法》中記載:“嘉靖甲午年(1534年)春,痘毒流行,病死者什(十)之八、九。”
清代時,天花幾乎成了“皇帝殺手”!
清朝的順治皇帝,同治皇帝,都是死於天花。(其實是死於免疫力不足,要知道漢人已經被天花蹂躪了一千多年,多少會有點抗性)。
也就是說天花的傳播,有一個地域的過程,基本上是起源於交趾(現今包括廣西廣東越南在內的很大一片地區),從南到北發展。
東晉時,天花已經偶爾出現在其領土靠南麵的一些位置,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這裏麵就包括葛洪!
此時趙川無語的看著葛洪,這個嚴謹的“科學家”,把兩樣東西放在趙川和顧愷之麵前!
“長康啊,你這幾天把這件衣服一直穿著,五日內應該有效果。放心,很安全的,如果你發現趙川這家夥不對勁,就趕緊走。”
顧愷之的大眼睛一直盯著葛洪,弄不明白這是要做什麼,他也不太好意思問。
“趙大當家,你就要辛苦一番了。把這個塞到鼻孔裏吧。”
葛洪拿出一個瓷瓶,想來裏麵就是種人痘的“痘苗”!
哈?
為什麼我要和這個正太的不一樣?
趙川也是一臉懵逼的看著眼前的老頭。
顧愷之“穿衣服”就行,為什麼自己卻要用“痘苗”?
“別想多了,你那個成功率更大些,不過長康那個安全些。”
葛洪像是偷雞成功的狐狸一樣,笑嗬嗬的看著兩人!
臥了個槽,你暗算我!
趙川已經無力吐槽,不過葛洪就在這裏,他似乎不怕被傳染,莫非……他已經種痘成功了麼?
“你們兩個,也算是為天下蒼生做了點事情吧。長康那個效果不太好,希望能行,趙大當家,關鍵還是要看你的啊!”
說完,葛洪就用一塊麻布,把它放進瓷瓶,拿出來的時候已經是濕乎乎的,不由分說的插入趙川的一個鼻孔!
“如果我估計得沒錯,你們起了水泡之後,我拿來作為下一次的痘苗,應該安全性高很多,然後一代代傳下去,這痘瘡應該就能攻克啦!”
趙川和顧愷之兩人麵麵相覷,既來之則安之,已經到這一步,再逃跑也來不及了,隻希望葛洪這家夥能靠譜點。
“我先去睡了,你肚子餓了叫我,我去做飯。”
一路舟車勞頓,不知是不是被種了人痘的關係,趙川感覺有點累,直接回院子裏的一個廂房就睡了。
顧愷之年少老成,看著某人瀟灑的背影,似乎有點感覺自己的決定太過於莽撞了。
趙川是逍遙了,他想不到的是,陸家祖宅裏,紫韻夫人和陸納爆發了他們認識以來的第一次爭吵!
“你把我的智兒送到葛洪那裏去當實驗品了?還讓他去種那個什麼痘瘡?陸祖言,你的心是石頭做的麼?我就這麼一個兒子!”
紫韻夫人那細長而白皙的臉沒有一絲顏色。
得而複失,是任何一個人都難以承受的,比沒有得到還要讓人肝腸寸斷。不能相認也就算了,眼睜睜看著兒子進火坑,這……哪個母親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