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政事繁瑣(1 / 2)

“幽然剛剛在身後,想必也看到這幾份奏書了?”他掠過我的目光,指了指那幾份奏書。

“我……”無論在哪個國家或區域,女子總是不能幹預政事的,剛剛看到那些奏書上“澇災”、“稅賦”、“戰事”、“教育”等字時,其實心中是有所思量的,恍惚間也有抹熟悉感,卻又記不起何時接觸過。

“是不是小仙子真想成仙之事去了?”許是於贈看到了我的失神,忽而妖嬈一笑,映得室內恍若亮堂了般,“但說無妨!”

我望著他的笑臉及信任的目光,心中倒坦然了一些。

“澇災治理,稅賦削減,百姓能載舟也能覆舟;戰事迫在眉睫,需養兵蓄銳;教育目前來看,表麵不急,其實又關係到一個國家長久的興衰成敗,越析詔要發展,就離不開教育。”我淡淡道,似是經曆了很多,看的也透徹了。

隻是於贈倒突然認真的看向了我,斂住笑,換上了一絲探究。

“既然均是大事,那你可知我為什麼單單把這幾本擱置了?”他的眉淡淡的挑了挑。

“關於增加百姓征稅,恐您也不會同意吧,百姓靠天吃飯,如今逢澇災,收入一般,可是不增加稅收,越析詔的庫銀又受影響,也直接影響到戰事準備;而教育問題,我在街上逛過幾次,未聽聞有學堂之類,滿街皆是玩耍的孩童,應該這些方麵暫時是空缺的,對內,越析詔並不富裕,而對外,越析詔又被外圍的國家或部落虎視眈眈,想必,目前境況,再斥資抓教育則不是上策了,所以大臣反對也是自然之事,而您對於教育想必是當作大事來做的,看您這滿屋的藏書也不難看到您好學乃至重視,隻是反對聲下,又不好強力主張。”

於贈臉上閃過一絲驚異,隻是一聲不吭的注視著我,我以為是自己說錯了什麼,正詫異時,卻見他嘴角一勾,燦爛如春;“該讓我說你什麼好呢,此時,我真是不得不懷疑你是真失憶假失憶了?”

“嗯?”我一臉詫異,似乎沒有記得與他提過失憶之事。

“鳴掌櫃告訴我的。”轉而,他又斂住了笑,“幽然,我倒希望你暫可以把這怡蓮宮暫時當做你的家,如果有一天,你想走……”話到一半,他竟沒有再說下去,隻是深深的盯著我,黑黑的眸光有燭光映在裏麵,眸子裏晶晶瑩瑩。

他的話很柔,一時間我甚至懷疑自己要淹沒在他那深深的眸光裏,可我又清楚的知道,這裏,隻能是我的暫居之地。

“朝堂上,穆袁大人堅持為了越析詔庫銀而增加賦稅,教育也確實無人支持,本來教育方麵我也沒有多大把握,隻是鳴掌櫃也是多次支持這件事情,而且這些方麵他確實很有見地的,包括其他政事,他也給了我很多意見。”頓了頓,於贈繼續道。

鳴掌櫃的支持,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他是確實想越析詔之所想?幫之所幫?不過,我倒似乎明白了一些為何於贈願意與他親近。

“穆袁?”隻是聽到穆袁大人,我似想起了那日牢獄中,為我施刑的大人也姓穆。

“就是王後的父親,現在太後與詔王都是很倚重他的。”

心微微一顫,原來王後家也是有一定勢力的,隻是,對那穆袁大人卻好感不起來。

“關於奏書上的事情你有什麼看法?”於贈突然又問了一句。

“百姓不能一味靠天吃飯,在河岸需加固堤壩,做好栽種,同時汛期設立監察機製,另外引洪蓄水,雲南境地山脈眾多,倒是讓百姓們重新開山辟地,山地間種些適合的農作物,或者種些草藥,今年還來得及,或許能解今冬的用度;稅賦也要調整政策,百姓按人頭及年齡征稅,而各部落的總額是要給各部下任務,但又不可多征收百姓的,部落首領自然會想辦法的;教育也是,急不得,但又是必須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