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心願終成(1 / 2)

風兒攜著一朵朵潔白地柳絮去明淨的天空中飄蕩,好似在作自由自在的旅行。

賈寶玉顫抖的接過樓雨晴遞過來的書稿,輕輕的翻開幾頁,仔細的讀了讀,又迅速的翻看了一下其他的,帶著顫音向樓雨晴說道:“姐姐,多謝你了,這正是我想要的。太感謝你了,你需要什麼,和我說說,我賈寶玉一定辦到。”

“噗嗤”一聲,樓雨晴笑了,說道:“行了,幾本注解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你一個小屁孩兒,我能讓你做什麼。”

賈寶玉聽了,赧然的笑了笑,想想也是,不過還是莊重的對樓雨晴道:“姐姐說的也是,不過,姐姐的人情我記下了,以後寶玉一定會報答姐姐的。”

樓雨晴注視著賈寶玉稚嫩的臉龐所帶著不一般的堅定地眼神,似乎很相信賈寶玉的話,不由自主的點了點頭,“好的,姐姐記下了。”

賈寶玉也深深地點了點頭,向樓雨晴行了一禮,便轉身上了馬,絕塵而去。

樓雨晴望著漸漸遠去的賈寶玉,也不知想些什麼,這是丫鬟纖雲喃喃道:“小姐,我怎麼感覺他乖乖的,像是一個大人。可是他明明是一個小孩子呀。”

樓雨晴瞥了一眼纖雲,又看了看賈寶玉遠去的背影,喃喃道:“是呀,我總感覺怪怪。但願是福不是禍吧。”

時光荏苒,歲月無痕。轉眼之間,秋闈就快要到了,本來賈政是不許賈寶玉參加考試的。不過在賈寶玉再三懇求下,賈政又親自考了賈寶玉的功課之後,賈政便同意了賈寶玉去參加秋闈。

說起科舉,說起科舉製度,我天朝是曆史悠久的。不過,在賈寶玉看來,紅樓世界的科舉和我們天朝有著區別的。先說說我們天朝的科舉製度吧!

科舉製創始於隋,形成於唐,完備於宋,強化於明,至清趨向衰落,光緒二十七年(1901),武科考試正式廢止,曆經1300餘年。

隋朝科舉考試屬初創階段,為地方薦舉與中央考試相結合。開皇七年(587)定製,每年各州薦舉貢士3人入京考試,成績優異者稱秀才。隋煬帝即位後,擴大為包括文才、武藝、品德、治能等方麵十科,由文武五品官以上薦舉,規定有一藝可取即應采錄,且隨才升擢。同時設進士科,用詩賦、試策進行考試。這是科舉製確立的重要標誌。

唐承隋製,使科舉考試製度化並逐步完善。唐初科舉分兩種:①常科,歲考一次,主要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科目。其中秀才科為尤異之科,錄取者甚少,高宗時即廢;明法、明書、明算考選專業人才,“雖常行,但不見貴”,故明經、進士成為常科主要應試科目。②製科,由皇帝主持,按形勢需要臨時下令舉行。製科名目繁多,其中較常見的為賢良方正、直言極諫、博學宏詞、才堪經邦、武足安邊等科。明經科主要考核對經典之記憶,常十取一、二,故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