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活該挨打,惹誰不好,非要惹張歡,張歡豈是受氣吃虧的主。
張德完全被打懵了,渾渾噩噩地被二子扶起回家,沒有怒罵,也沒有發狠要找回麵子。
大街上,受驚嚇逃竄的孩童,叫來家中長輩,希望長輩勸說張德,不要去打張歡,以此幫張歡解厄。
誰曾想,大人們趕來時所見景象,哪是自己孩子剛才驚慌時所說張德在打張歡,分明是張歡在打張德,完全反了過來,而且張德毫無還手之力,任由張歡敲打。
一位八歲孩童怎麼能打得過幾十歲的大人呢?當真奇了怪了,可事實正是如此!
在眾人低聲議論中,因受張歡“惑神術”攻擊,還未恢複過來的張德迷茫中由二子攙扶,漸行漸遠。
眾人用不恥和厭惡的目光隨著張德遠去,回過頭來看年幼矮小且稍有瘦弱張歡時,眼神頓時轉為驚奇和仰慕,那矮小瘦弱的身影在眾人心裏逐漸高大,直至有些高不可攀,讓人看不透,摸不著。
三祖爺有先見之明,讓村人跟隨張歡習練,果真沒錯,小小年紀便能打過大人,果真不凡,他們若是跟隨長久習練,定然非同凡響,這張歡不見拜師,卻懂仙術,純粹是生而知之,當真是絕世神童。
眾人心中如此想的同時,更加堅定要跟張歡習練的信念。
張歡臉皮雖然極厚,被眾人長久盯著,仍舊有些不好意思。撓撓頭皮,轉身便走,可還是感覺背後被別人盯著,心中有些發癢,似乎連路也不大會走了。
終於脫離眾人視線,張歡鎮定下來,暗想自己這是怎麼了,什麼時候開始這麼靦腆了,以往自己不是最喜歡這種目光,而且坦然接受,受之無愧,仍舊得而不嗎?
看來自己心裏年齡雖大,身體年齡還小,或多或少的影響了感知,亦或是出世以來久未出風頭,臉皮被歲月磨薄了些。
找到緣由後,張歡猛然抬頭,竟然到了天庭山的山腳。
左右無事,又無玩伴礙事,正好能上山看看。張歡早就對山上好奇,自從他處事沒多久,便聽說天庭山引來一些厲害的靈獸和妖獸,更不知現在的山腰以上是何情景,他很想去看一看。
在張歡的內心裏,好奇隻是其一,他真正是想捉那麼一兩個靈獸或妖獸當寵物來飼養,若是真能成功,帶出去玩耍,那得多長麵子啊!能吸引多少年輕貌美愛心泛濫的姑娘啊!
張歡倒是不擔心有危險,以他出生時野獸奮死相救的情況,以現在野獸見他時的態度,他若是到了山頂,那些個高級野獸懂得更多,遠勝豺狼虎豹,還不是對他頂禮膜拜,任他挑選?
即便並非如此也是無妨,他修煉這麼久,正能拿這些個不開化的野獸練手,讓它們見識歡哥的厲害的同時,還能驗證所學,尋找缺陷。
山中鳥獸極多,可張歡過處,蟲鳴鳥唱頓息,野兔刺蝟等獸呆立,仿若時間靜止。
張歡早以習慣,毫不在意,繼續登山。
突然,草叢旁古樹後蹦出一隻野兔,見到張歡後急忙停止動作,靜靜站立,如同接受檢閱般,緊接著在其身後竄出一隻花斑豹子。
豹子做勢要撲擊野兔,突然見到了張歡,收力不住,跌在一旁後,前腿趴在地上,低聲嗚咽,誠惶誠恐。
張歡看豹子模樣有些好笑,如此態度,真難為這隻凶獸了,如此甚好,豹子穿林躍石,速度極快,正能當做腳力。
此時豹子前趴在地,張歡走上前,一躍而上,坐在了花豹的背上。
花豹更加惶恐,那還敢亂動,算盤難成,這可如何是好?張歡好說歹說,唾沫飛濺,浪費不少,花豹仍舊一動不動。
最後張歡氣急,心中怒罵不同人性的畜生,氣怒之下,雙腿來回踢蹬花豹腹部,花豹顫巍巍站起,渾身發抖,仍舊不前。
張歡來回實驗多次,終於使得豹子前行,速度實在讓人不敢恭維,與其一貫的勇猛飛縱完全相反,倒是使得豹背上的張歡坐的穩穩當當。
雖如此,仍舊比他自己徒步爬山要快上不少,而且不用費力,還能欣賞風景。張歡隻能如此安慰自己,更加確定將來一定要找個有靈智的野獸當坐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