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混沌體(2 / 2)

這種不知上進、奸猾好色的人竟然是混沌體?

這種作惡多端,該打入地獄的人,竟然是混沌體?天理何在?人理何在?地理何在啊?

老子一生潛心修煉,老子為人又光明磊落,大公無私,大巧若拙,大仁大義,大奸大惡……哦……不對,是大智大勇,竟然不是混沌體!

真是讓人大吃一驚,大失所望,大……,這……這……天理何在?人理何在?地理何在啊?

三人思維陷入混亂,大言不慚、大吹大擂憤恨地想道。

周柔仍舊沉寂在對其師的懷念中,同時推測著前事,孟濤是聖體,孟濤的父親也是聖體,這是在紫山派內人所共知的,而她是神體,也隻有師父知道。

看來孟濤父子定然是知道了她的體質,她是神體,而孟濤是聖體,這事整個紫山派人人皆知,孟濤父子決心占有她,一來是因為她貌美,二來肯定是為了她的體質,因為神體和聖體結合後,有極微的概率生下來的後代是神聖體。

孟濤父子野心極大,即便是這種極微的概率他們也不願意放過,況且孟濤若不能讓她生下神聖體,還有其父……!

周柔不願也不敢再想下去,她為孟濤父子的作法感到深深的惡心!

周柔思維回複,就聽到楊偉依舊在喃喃自語:“混沌……混沌……混沌體……”

她原本剛恢複清明的思維再次陷入混亂。

“混沌體啊!從開天辟地以來從未得見過的混沌體!他竟然是混沌體?比神體、聖體甚至霸體還要好的混沌體!難怪他會如此與眾不同,……”周柔如此想道。

圍觀的四人一同沉默,思維一同混亂。

而張歡此時卻有苦難言。

最初張歡在修煉魂境時遇到的情況與周柔一般,若是將整個外部環境映射到心田內,然後再根據外界的變化使得心田中的環境隨著變化,這樣做極其艱難!

他不去管心中的場景變化與外界變化的時差,也不刻意將心中映射的場景與外界變化相同,而是先感應外界遠距離的大致變化,讓心田內的環境隨他感應的外界這大致的變化而變化,對於近距離變化,則是盡量做到感應細致。

然後再根據對外界遠距離變化的大致感應,去推測外界遠距離的變化對近距離產生的影響,若是推測有誤,便讓心田中的場景在接下來的變化中一點點去彌補,去修改,而不是像周柔一般,一經發現有誤便全部修改。

張歡著眼大局,不放過細節,通過近身觀察體悟,尋找關聯、規則,推想連環效應,以求突破。

人力有限,有誤難免,若是發現有誤便全盤推翻,那便否定了自己的努力,白費了辛苦,更浪費的時間。

既然發現錯誤那就在接下來一點點去修改,一點點去彌補,如此下去總會能夠修改彌補到完美。

這也是張歡的性格,是他為人處世的方法。

如此不計時差,也不計錯誤多少,反而效果更好些。

張歡對外界變化的把握逐漸熟悉,對大範圍的變化能夠感應個大概,對近距離的變化能夠體悟到細微。

他在感悟三尺距離的變化後,便遇到了瓶頸,難以再向外擴大感應。

他屢次想範圍擴大,發現每擴大一分,更加艱難,而且對原本已經感應的三尺距離內難以控製。

張歡沒有著急繼續擴大範圍,他知道自己剛修煉,不能操之過急,既然這三尺範圍內他已能完全感應,他便開始嚐試提前感應這三尺範圍的變化,這又是一個極為艱難的過程。

張歡正要繼續下去,在感應大範圍的變化來推想時,他感應到周柔已經醒悟過來。

張歡沒有想太多,繼續推測揣摩,待周柔注視他時,開始有些神迷意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