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宇朝太祖二十七年,先帝宇文誌恒駕崩,太子宇文恒耀登基,改國號為祈元,是為祈元元年。宇文恒耀是宇朝第二任皇帝,先帝用了十年的時間統一了天下,坐上皇位不過短短二十七年就駕崩了,留下一個還算是富庶的國家給太子。雖然說是統一了天下,可是邊境上縉國、梁國對宇朝這片沃土始終是虎視眈眈。這塊蕩手山芋算是給太子出了個難題了。世人都以為太子年輕,擔不起大任,所以都等著看這位年輕皇帝的笑話。而這宇文恒耀卻是,心思縝密,見解獨到,在他還是太子之時便讓宇文誌恒及眾大臣刮目相看。宇文恒耀登基之後,便改了名字,特意選了生僻的單字“曜”,以免重名忌諱。

帝京三麵環山,一麵環水。東獅山宏偉高遠,卻十分貧瘠;西基山高聳入雲,而叢林茂密;北寒山物源豐厚,積雪常年不化;南淄河波濤洶湧,水勢頗大。

北寒山上終年積雪,據說山上有一個人間奇景,山上積雪常年不化,可是卻很少下雪,每年大雪紛飛的時候山上開滿了櫻花,櫻花隨著雪花漸漸飄落。不下雪的時候,櫻花樹就成了枯枝。

此刻,在這樣神奇的雪山上,醞釀著一個陰謀。

“有消息說,王憲德已經吩咐手下開始招兵買馬了。”

“他本來就不是這般隱忍的人,當年他為太祖開國立下汗馬功勞,可是功高蓋主,先帝對他始終有幾分忌憚,不敢重用。終於等到宇文曜登基,他的狼子野心也終於無處可藏了。”

“他不需要藏。”

“是啊,他根本就沒有將宇文曜放在眼裏,反而把他當成是自己的絆腳石了。”

“現在他還不會動手,這個時候動手,別人隻會說他趁人之危,民心也就失了。過幾年,國家安定些了,他再找個什麼名目造反,也就名正言順了。”

“據說這宇文曜也不是個軟弱的,先皇的四個兒子都是人中之龍,能夠出類拔萃當上太子,還穩穩當當地坐上那寶座的人,絕不是任人宰割的。”

“王憲德的命很好取,可是他的黨羽會不會伺機找到個名目造反就不得而知了。”

“新皇登基,今年會招納全國顯赫貴族的女兒,凡是年滿十五,沒有婚配的都要參加選秀,充盈後宮,開枝散葉。”

“你的意思是……”

“慕兒,你的容貌身段是她們不可比擬的,雖然沒有家族撐腰,但是我們可以想個辦法讓皇帝自己帶你進宮。”

“你這麼想讓我去服侍別的男人嗎?”

“慕兒……”

“好了,你不用說了,我對王憲德恨之入骨,我定要讓他和他的家人生不如死。五天後宇文曜會去北獅山祭天,北獅山土地貧瘠,卻宏偉高緲,曆代君主登基都要去北獅山頂峰祭祀,祈求上蒼保佑國家富庶安康。”

“你要借著祭天……”

“宇文曜是個好皇帝,武藝高強,身邊也不乏高手,不過以你的武功,誰都不會是你的對手吧。”

“慕兒,你的武功與我可不相伯仲,這麼誇我有點在誇自己的嫌疑哦。”

“……,多帶些人去,你要打傷我,但是一定要將我帶走。”

“怕他不信你?”

“沒有一個君主是不多疑的。”

“那好,五天後在獅山腳下行動。”

“嗯。”

早朝。

“禮部,此次祭天的事宜都要準備好,每一關都要有專人負責,這是朕登基以來第一次祭天,至關重要,斷不能讓天下人看了笑話,不得有任何差錯。”年輕俊朗的新皇宇文曜嚴肅的聲音響徹大殿。

宇朝的每一任皇帝在登基之初都要去北獅山祭天,並且登基後每十年都要去一次。祭天不僅是要祈求上蒼保佑國運平安,也是讓天下人一睹龍顏,知道自己的君主是怎樣的威儀,也是可以收服民心的。

“啟稟皇上,臣列出了詳盡的祭天行程,請皇上過目。”禮部尚書顧喬呈上一份奏折,一旁的何諾迅速接過,呈給皇上。

宇文曜仔細地看過了奏折上列出的行程,並沒覺得有何不妥,便吩咐禮部就照奏折上的去做。

“退朝。”何諾尖銳的嗓音縈繞著大殿。轉身隨著皇帝走了。

“恭送皇上。”眾大臣齊齊跪下。

元政殿。

何諾遞上一冊書卷,躬身道:“皇上,這是內務府剛送來的,是這次選秀最後留下的二十人,明日是殿選,皇上先看看吧。”

宇文曜並沒有接過名冊,隻是說:“拿去給母後看,朕就不看了。”

“是。”何諾將名冊放入袖中,轉身端起一杯茶盞。“皇上,這是太後娘娘剛命人送來的安神茶,說是功效很好呢。”

“朕這幾日都沒有去給母後請安,母後可安好?”接過茶盞淺嚐了一口,隨口問道。

“回皇上,采薇姑姑說太後很好,讓皇上不必記掛,專心國事即可。”

“你先退下吧,去給母後回個話,就說今晚朕陪她用晚膳。”

“是。”何諾依言退下。

徳嬙宮。

用完膳後。

喬太後在貴妃椅上歪著,采薇在一旁打著扇。采薇是和太後一起進宮的,還是太後的家養丫鬟呢,說兩人是一起長大的,情同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