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大校】二(2 / 2)

其時大宋危如累卵,北地已是民生凋敝,匪盜蜂擁而起。文臣武將見麵,第一句話便是哪哪哪又發匪禍了。

相對中原來說,南方剛剛平複方臘之亂,治安情況稍有好轉,但隻是那些小匪小患不衝擊府衙,不攻擊城池罷了。路霸依然路霸,草匪依然草匪。袁州便可見一斑,要兵無兵,要餉無餉,楊庸來之前,袁州廂軍全是一群老弱病殘,別說剿匪,就算抓個雞鳴狗盜,恐怕都是力有不逮。

若是真碰上個不要命的,打家劫舍膩歪了,跑到縣府、州府去逛一圈,那真個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所以楊庸想盡快解決袁州的治安問題,那樣他有一個穩定的大後方,再進一步整頓袁州官場,這是他來袁州之後的全盤計劃。他明白他的時間所剩無幾,短短幾年時間,他要打造出一支鐵軍。

因為還有三年,金軍就要南下,他必須著手勤王事宜,同時也要履行他對蕭曼許下的諾言。

想到蕭曼,楊庸想起當初離別之時的那種無奈。也不知道她此刻正在哪裏,或許大遼滅亡,她跟著蕭幹正亡命大漠也說不定。蕭慕容也時時說起這個妹妹,讓楊庸差人去尋她的下落,楊庸對此隻能苦笑,此時天南地北,想找個人又從何談起!

......

袁州軍在鎮上休整不到半刻鍾的時光,就重整軍備,在嶽飛和楊庸的帶領下,開往新埠東麵的邙山。直到邙山腳下,楊庸才召集隊伍,如實地告訴了所有軍士,他們此來邙山的原因,就是剿匪!

有些人已經猜到了楊庸的想法,但真正當楊庸發布軍令的時候,所有人都還是大吃了一驚。五個都頭大冷天裏冒了一身冷汗,杵在楊庸和嶽飛麵前,一個個都目瞪口呆。

其中一位姓李的都頭說道:“通判大人!此行我軍實無作戰準備,加之邙山地形複雜,若是冒然攻入,恐怕......”

“李都頭!”嶽飛大聲喝止,道:“我問你,全軍昨夜可有夜操?”

李都頭低頭答道:“回都監大人!沒有!臨到大校之日,怎會有夜操課目?”

嶽飛繼續問道:“我再問你,全軍可用過早飯?”

答曰:“在新埠鎮上,照都監大人和通判大人的吩咐,已用過早飯!”

嶽飛點點頭,“那你還有什麼要說的?”

“都監大人!”李都頭額頭上又冒出了細密的汗珠,嶽飛揮了揮手,說道:“吃飽了,穿暖了,臨到幹正事了,你卻說沒有準備?莫不是臨陣畏敵,想去敲那退堂之鼓?我問你,你可知軍令如山?”

嶽飛連唬帶嚇,李都頭哪裏招架得住,當下便撲地一聲,單膝跪倒在地:“都監大人明察!袁州新軍個個悍不畏死,通判大人和都監大人對我等有再造之恩,我等怎會有如此齷齪想法!都是袁州子弟,剿匪事宜袁州軍首當其衝。若是有了畏敵之心,莫要說二位大人,就是袁州百姓我等也無法交代。將軍明鑒,末將並非那貪生怕死之輩!”

李都頭話沒說完,“鏘”地一聲抽出了腰刀,看那情況就是要往自己的脖子上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