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決戰】(1 / 2)

嶽飛,嶽鵬舉。

這個名字如雷貫耳,後世恐怕沒有幾個人不知道,嶽母在他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字更是傳為美談。他所率領的嶽家軍在抗金戰場上望風披靡,一度打到黃河岸邊,以少對多,打得金國王子完顏兀術一敗塗地。金軍對嶽家軍頗為忌憚,稱其軍紀嚴明甚於己,部將不畏死,軍士勇往前,有一副如嶽臨淵的大氣勢,有人更說“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楊庸做夢也沒想到,嶽飛就這樣出現在自己的麵前。十七八歲的少年郎,長得英氣,又有一身殺敵的好本事。那槍法更是神出鬼沒,無法揣測。耶律項衝今日敗在嶽飛的手裏或許不服,但日後他一定會以此為傲。

嶽飛見許從山將耶律項衝綁了,便問道:“不知公子要把他如何?”

楊庸笑答:“耶律項衝是將軍所擒,這份頭功是將軍的,人也該由將軍處置才是。”

“末將不敢居功!”嶽飛道:“若不是公子將他困住,嶽飛也擒他不住,更不敢擅自處理。末將認為應當即刻解往真定,交由朝廷處置。耶律項衝是耶律大石的大兒子,他在我們手裏,遼人會投鼠忌器,不殺他比殺他要好。”

“就照將軍說的辦吧!”楊庸也不多糾纏,殺不殺不甚打緊,現在是要把牆外那一千多遼軍擊潰,他才能抽身走人。眼下雖然再一次將遼軍擊退,且活捉對方主將,但他們仍舊有一千多可戰之兵,而且還占據著岐溝關的前關。楊庸手裏沒有多少可用之兵,加在一起才四五百人不到。好在嶽飛帶來的兩百人馬雖不算精銳,但總算是一支生力軍。楊庸命良農做了飯菜,讓這支援軍吃飽喝足,歇困解乏一番,這才升帳點兵,準備與遼軍決戰。

岐溝關守備營五個都頭戰死一個,五都人馬也隻剩下兩百餘一點。嶽飛作為援軍主將,也樂意聽從楊庸調遣。雙方人馬合作一處,共計四百五十三人。楊庸抽去零頭,由良農帶領專門負責運送傷病和武器輜重。剩餘的四百人,嶽飛與張武威引兵兩百,由四處密道潛入敵後,但見遼兵攻城,便一齊從背後殺出。塗弘領弓弩手以作城防策應,許從山守關。

眾將受命便去準備,楊庸又讓張武威探查了一遍密道。再一次確定這些暗道久遠到連遼軍都不記得,這才放下心來。不料還未過一炷香的時間,嶽飛又找來了。

聽得守城兵力不過一百餘人,嶽飛不大放心,隻說背後奇襲要的是奇的效果,隻需擊潰遼軍,不可逼他們狗急跳牆,全力攻城。他領一百人馬隻攻遼軍一側,空出一側讓他們有回旋的餘地,關內關外兩下裏夾擊,遼軍定是慌忙掉頭,朝前關奔去。那時候可以趁亂也將前關一並取了,一勞永逸!

楊庸知道嶽飛沒有看到投石車給遼軍造成如何的恐慌,所以才認為一百多人守牆頭不保險。雖然心裏有些不以為然,但嶽飛考慮的問題確實很實在,楊庸沒有拒絕的理由。就算隻有一百奇兵,但有嶽飛如此的勇將,大事也定然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