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將血】四(1 / 2)

燕雲之地是後晉高祖石敬瑭為了自保,作為換取遼國出兵直接對抗唐朝的條件而獻給了遼主。大遼在燕雲之地經營二百餘年,設南京道以統轄各州。遼國雖然早有遷都南京之意,卻因為種種原因一直未能成行,所以這些地方仍然以漢人為民族主體。耶律又是遼國的皇族姓氏,姓耶律的在南京道更是少之又少。

如今在戰場上遇到以“耶律”為號的帥旗,怎不叫楊庸心頭一顫。

那段被軟禁在行宮中的日子,他日夜都想問候耶律大石全家女性。這支遼軍就算不是耶律大石親自率領的,也至少和他脫不了關係。楊庸不是一個以德報怨的人,他信奉的是有仇必報。

“張武威!”楊庸盯著三裏之外的遼軍主將軍帳,“派人喬裝遼兵,潛伏打探,看對麵來的是什麼人!?”

“得令!”張武威領命而去,找了幾具還算幹淨的遼兵屍體,拔下衣甲。又喚了幾名機靈的軍士,打扮成遼兵的模樣,從暗道裏出去,隻為打入敵人內部,摸清遼軍具體兵力和主將身份。

其實楊庸猜得不錯,來的人確實和耶律大石有很大的關係,便是耶律大石的大兒子耶律項衝。耶律大石十三歲成婚,十六歲便生下了耶律項衝,二十歲生下了次子耶律夷列。楊庸去到南京的時候,耶律項衝正領兵一萬去救圍困在夾山的耶律延禧,但兵出居庸關後卻與完顏阿骨打的次子完顏宗望的兩千人馬遭遇,一戰下來,占了兵力優勢的耶律項衝被金軍衝得一敗塗地。轉而再戰,又被完顏宗望殺得丟盔棄甲。耶律項衝年少氣勝,死不服輸,收攏兵力再三尋找完顏宗望決戰,豈料找遍關外,也沒有如願,

因此耽擱了不少時日,以至於蕭幹領兩萬大軍南下居庸關時,耶律項衝還在大漠裏和找不到的完顏宗望較勁。最後被金軍伏擊,一萬大軍隻剩兩千不到,是典型的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主。

楊庸見過他,那是正是“耶律淳”剛剛登上帝位,且“病入膏肓”之時,狼狽逃回南京的耶律項衝單騎覲見。楊庸還誇讚他長得一表人才,不僅恕了他兵敗之罪,還加封他為鎮國將軍,這一舉動頗讓耶律大石的老臉難堪。

以耶律大石那老狐狸的個性也有輕敵的時候,以為岐溝關守備營五百人是軟柿子,隻要區區兩千人馬怎麼打也拿下來了。不料耶律項衝這一頭狠狠地撞在鋼板上。幾戰下來,遼軍死傷過千。但他篤定宋軍也是強弩之末,一邊派人回去請援兵,一邊還在抓緊時間準備下一次的進攻。

打探消息的軍士午後便回來稟報,楊庸聽得來人是耶律項衝,一時間不自覺地笑出聲來,來了這麼個大活寶,耶律大石是想讓自己的兒子到岐溝關來鍍金,來日好繼承帝位的麼?

但楊庸還是低估了耶律項衝。俗話說得好,流氓怕板磚。如果說耶律項衝還有優點,那就是他敢拚命。一個不拿命當回事的主將,帶這一群如狼似虎的部下,戰力往往能提升不止一個檔次。盡管這個不要命的人頭腦很簡單,但他的正麵衝擊能力還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