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軍第一波攻勢衰竭,爬牆的一路立刻潮水般地退去,任憑牆頭上宋軍叫罵,就是不肯近前,隻用弓弩招呼,得意忘形的宋軍頓時又有十幾個倒黴的家夥中箭倒斃。遼軍主將似乎不願意多和他們糾纏,加勁去攻正關的大門。那裏堵著的幾輛輜重車被雙方推來推去,也不知道是哪一方在上麵點了一把火,頓時就將門裏門外燒成了一片火海。
這空當,去砍樹的弓手們也回來了。按照楊庸的吩咐,每人砍了五棵手臂粗的樹杆,兩頭都已經削尖。得了消息的楊庸跑下譙樓,讓這些弓手們臨時削了一些木楔子,按照每兩棵之間間隔三尺的密度,每五棵為一組釘在一起。趙文雖然不明白楊庸想幹什麼,但此刻他哪裏還有主意,楊庸說什麼,他便做什麼,原話吩咐下去,不消一會兒,三十幾組“柵欄”就釘畢功成分別運上了牆頭,三十幾組,合起來有近兩百餘米,堪堪夠城牆攻勢整個正麵的寬度。
“這是拒馬樁嗎?看著不像啊!”一個都頭撓頭問道。
幾個伍長圍了過來,有人猜測:“這怕是柵欄吧,往外斜倚在牆頭上,遼人爬不上來。”
“哪有這麼寬的柵欄?”都頭比劃著三尺多的空隙,鑽兩個人都綽綽有餘了。
楊庸聽了也不解釋,趁著遼軍暫停進攻的間歇,隻讓趙文將伍長們集合起來。他在一座“柵欄”的左右兩端各拴了一根麻繩,又找了兩個精壯的伍長將“柵欄”從城頭上吊了下去,隻聽楊庸的號令,那兩個伍長在半空中將“柵欄”使勁上提,而後撒手任它墜下。“柵欄”上縛了些石塊,重量頗大,落下時去勢甚重,隻“噗”地一下,便****進了城牆下的泥地裏。
有聰明的伍長頓時便明白了楊庸的用意,這花了不大心思和體力的小巧玩意兒其實就和長槍拒馬陣一樣,等著敵人衝上來。敵人再來攻城,一旦爬牆不成,摔下去便會被削尖了的樹杆串成糖葫蘆,這樣能在最大限度上消耗他們的攻城力量和士氣。
這是一次性的陷阱,要人命的設計。
楊庸並不得意,這種東西由於是倉促之間弄成,所以存在的缺陷其實也很大。以後可以用,但是要改良成反複使用的,最好上麵還要掛上三角刀片等利器,守城的時候上下拉扯,左右晃動,嚇也要嚇死對方。
“盡盡人事而已,大家都去準備吧!”楊庸看遼軍騎隊已經向後退,知道他們是要給專業攻城的步兵讓道了。
“快去快去!”趙文揮著手把伍長們全部趕跑了,見楊庸又下了譙樓,他也癲癲地跟了過來。
楊庸皺著眉頭問道:“你不去譙樓指揮策應,老是跟著我幹什麼?”
那趙文本對打仗一竅不通,靠蔭補混了個指揮,平日裏隻在青州城欺壓良善,十餘年都沒有經曆過如此陣仗,別說行軍布陣,便連基本城防設施也是兩眼茫然。他見楊庸似乎有些手段,便打定主意抱穩這座青山,隻等渡過這一劫,那便是守關告捷,大功一件。趙文早想通了這一茬,當下便涎笑道:“公子好生本事,下官當盡聽公子調遣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