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人尚武,張順雖然是漢人,但也學了些拳腳。順哥兒模樣長得也俊,十六歲的少年除了麵上有些饑色之外,洗漱一番倒是甚為精神。習武之人也總是有些惺惺之惜,梁紅玉和茜柳二女對這個小哥兒倒是很投脾氣。三女隻是說若是看麵相,楊庸也有一副病態的俊美,和這順哥兒很像是兩兄弟。
相比較之下,巧兒的水色就好許多。張家本來家境殷實,似巧兒這般沒有幹過粗活的女孩兒雖然身體柔弱,但一路上順哥兒寧肯自己挨餓也絕不讓妹妹沒有食物,所以巧兒恢複起來倒比她的兄長要快上許多。隻不過半日多時辰,這巧兒臉上已是粉撲撲地惹人喜愛。
蕭慕容喜歡巧兒,便把她接到了自己乘坐的馬車裏,吃的,穿的一股腦地全拿出來送她,連帶著也一並送了些金銀首飾。把個巧兒打扮地活脫脫地似個公主一般。張順與楊庸、梁紅玉共乘一車,梁紅玉拿了套楊庸的衣服給張順換上,又親手給他挽了個發髻,對著這少年郎,梁紅玉越看越是喜愛。
“真是越看越像呢,尤其是這個神態!公子,順哥兒是不是你失散多年的兄弟呢?”
楊庸打量著滿臉英氣的張順,恍惚間似是看到了曾經年少的自己,不由地笑道:“我倒是想有個兄弟呢。”
張順倒是個懂事的人,不等梁紅玉撮合,他便拜倒在地,舉手打拱,道:“張順也想有個兄長,恩公如果不嫌棄,張順願意鞍前馬後為恩公解憂。張順占了恩公的便宜,鬥膽喚一聲兄長!日後刀山火海,兄長隻便吩咐!”
“快起來,快起來...”楊庸“哈哈”大笑,道:“我豈能讓自己的兄弟一人赴湯蹈火,要去咱倆結伴一起,豈不更好!今日趕路不便設香祭天拜地,等回了家,再補上這個大禮。”
“好!”張順也不靦腆,歡喜地應一聲便從車廂底爬了起來。
三輛馬車順著官道一路南下,直到傍晚時分道路開始變得崎嶇。抬頭眺望,遠處山巒疊起,影影綽綽。山路九轉十八彎在山穀裏蜿蜒向前,順著那山路直去不到十裏,便是燕京的西南屏障——岐溝關的所在。岐溝關以西,就是大宋的疆域。當年傀儡政權後晉高祖石敬瑭為了自保,將燕雲十六州拱手送給了遼主耶律德光。這一晃眼,已經過去了二百餘年,大遼得了燕雲之地,更擁有了陳家穀、雁門關、飛狐口、岐溝關、瓦橋關等天險關隘。依靠著燕雲之地的縱深和各關隘口,他們進可攻退可守,一直是大宋的心腹大患,是刺在胸口拔不出的一柄利刃。
此時宋軍早已攻下岐溝關,留守的一營宋軍正在加固關隘工事。但因為大軍已經兵臨燕京城下,後方又不吃緊,所以總有些漫不經心。楊庸一行三輛馬車到得關下,隻有幾個懶散的軍士舉著火把前來盤查,連巡查伍長都不知蜷到哪裏去睡覺了。
見楊庸手裏拿著的是劉延慶親自許下的通關文諜,幾個軍士還討好似地把這一行人請到了關內,稟明了正在後營睡覺的伍長,睡眼惺忪的伍長見了文諜也不敢怠慢,跑去找都頭,都頭又跑去找指揮。最後,楊庸等得腳都發麻了,一個略顯肥胖的軍官才帶了一票人馬到了他們的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