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2 / 3)

太陽近地平時的紅色,又依空氣的物理性狀的不同,發生的程度不同。凡是空中的擾動愈烈,也就是在天氣將變之前,空中所含塵埃和水滴就愈多,白色光經過散射作用愈厲害,那末紅色光波的成分也愈純粹,而成血紅或胭脂紅了。如果天空非常清潔,即使在地平方向,短波光也可和紅波光一道透射過來,那時的太陽光就現白紅。因為空氣清潔,所以天氣不會變壞的。西方也有同樣的話:“紅色太陽的眼眶,帶著水來。”“如見紅色的太陽在快跑。雨水跟著就來到。”

*太陽反照,曬得死鬼叫(四川、廣西鬱林)

太陽在落下去的時候,天頂被雲密蔽,但是西方沒有風暴來到,當時的陽光必定是非常強的。強烈的陽光從西方地平線上照到天頂的密雲,再反射到地麵,這就是太陽反照的現象。這樣看來,太陽反照的必要條件,就是西方沒有風暴,這也是明天天氣仍晴朗的保障。

*青岡白岡,明朝曬煞老長工,(江蘇江陰)

在晴朗的夏天,太陽落山後,可以看到天空出現一條青一條白的光線,從西天通過天頂,直射到東天,這就是俗話說的青岡白岡。今天見了青岡白岡,明天天氣一定是好的。為什麼呢

大氣微粒對陽光中各個成分的散射作用是不同的。而太陽光是紅、橙、黃、綠、青、藍、紫各種光波的複合體。其中紅光波最長,最不易散射,也最隻會走直路;青紫光波最短,最易散射,也就最易走旁路側路。太陽落山時,隻有最後的一點日盤,遠露在地平以上。從這最後一點日盤上,發出來的白色光線,有的射向宇宙真空,有極少部分遠射進我們的大氣層。可是組成白色光的長波隻能走直線,不會再彎曲地射到地上。隻有最易散射的青紫光波,才有可能射到我們的眼簾,所以我們隻能看到一條一條的“青岡”。紫色對於人眼的感應不夠強,所以不易覺察它的存在。沒有青岡的部分,相對現著白灰色,這就是“白岡”。因為這種現象,隻有在大氣非常穩定、清潔的時候,也就是天空晴朗時才有,所以今天見到青岡,明天天氣是好的。

*早霞有雨,晚霞晴。(湖北)

*朝霞不出門,暮霞行千裏。(《田家五行》論霞)

*朝燒莫洗衣裙,晚燒明日天晴。(青海西寧)

*早起燒霞,等水燒茶;晚上燒霞,熱得呀呀。(河北保定、四川重慶)

*朝火燒天,必定沒晴天。(河北正定)

*朝燒連陰,晚燒睛。(浙江象山、青海化隆)

*紅雲日初生,勸君莫遠行;紅雲日沒時,清朗猶如水。(河北)

日出日沒的太陽光是紅色的,這種紅光照到雲上,就成紅雲,這就是紅霞。早上太陽在東方,如有紅霞,多在天頂或西方,這就是說,天頂或西方有低雲出現。天氣變化總是自西而東的,這種低雲必定是慢慢向本地接近,可見雨天即將到來;反之,晚上太陽在西方,如有紅霞,多在天頂和東方,那末,這種成霞的低雲,將繼續向東去,離本地漸遠,如有雨下,也下不到本地,所以天氣是晴朗的。

*日出沒紅,無雨即風。(浙江義鳥)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太陽出來時看不見紅光,天氣要變壞,即不下雨也會刮風。早上不見紅光,說明有濃雲密蔽天空,使易於透過大氣層的紅光不能穿透而射入人們的眼簾。

*燒紅到頂,下雨滿井。(河北威縣)

*火燒烏雲蓋,大雨快得來。(河北)

這兩句都說天頂有紅雲,就要下雨。這種雲必定是積雨雲或雨層雲。因為它們都帶著粗大的冰滴,所以很易下雨。既在天頂,當然雨就下在本地。

*東虹日頭,西虹雨;南虹北虹賣兒女。(浙江、河北、河南開封、河北正定)

*東虹蘿卜,西虹萊,起了南虹遭水災。(山西臨汾)

*東虹轟隆,西虹雨。(江蘇)

*東背晴,西背雨。(四川銅梁)

*早虹雨滴滴,晚虹曬破臉。(河北)

*朝虹滿江水,夜虹草頭枯。(廣東)

*朝虹晚雨,晚虹曬爛牛欄柱。(廣東)

*朝虹雨灑灑,晚虹曬裂瓦。(廣東)

*有虹在東,有雨落空;有虹在西,人披蓑衣。(江蘇無錫、浙江義烏)

虹的發生是由於日光射進浮在空中的水滴造成的。因為光線在空中的速度大於在水中,所以發生光線的折射現象。水滴內部的反射,可以不止一次,有連續幾次的。又因為組成白光的各種不同波長紅、橙、黃、綠、青、藍、紫的性質不同,經過這幾次的折射和反射,把白色光分散了,成為不同的色波,表現出各種不同色彩,所以人在地麵上看來,就成美麗的光環。虹出現的方位和太陽相對照。暮虹就是東虹,朝虹就是西虹。虹見於東,可見暴雨正下於東方;虹見於西,也就是暴雨正下於西方。因為在溫帶的天氣變化,總是發生於西方,再傳到東方的;所以成東虹的雨,已不再來本地;隻有成西虹的雨,才是本地降水的前兆。

天空現象的大小,常用角度來計量。從東方通過天頂到西方的丫個半圓就是180度。從地平到天頂,就是90度。虹的半徑的視角大約是42度。它的中心,必定在太陽和人眼連線的延長段上。很顯然的,太陽高出地平線的角度,必定和虹弧中心低於地平的角度相等。所以隻有太陽近地平的時候,半圓的虹方能全見。太陽愈高,虹頭就愈低。因為虹的視角是42度,如果太陽高出地平42度以上,在尋常環境之中,即無虹可以看到。正午前後,所以不見虹,就是因為太陽太高的緣故。

所說的南虹北虹,隻有在正午方有可能看到。在赤道附近,南北回歸線(北緯23.5南緯23.5)之間,太陽幾乎全年在天頂,故決無南虹北虹出現的可能。但是到了緯度40以上,在冬天,太陽正偏南最低之時,北虹就易看見了。因為在北緯40的地方,冬至的太陽高出地平,隻有26.5度,已低於42度,所以這時北方如有陣雨,地平線上就可看到虹頭。冬天照例應是幹燥少雨的(就我國而言),如有北虹出現,顯見這時可下暴雨,而這個冬天必定是濕熱多變的。這樣的反常天氣,對人類生活上和農作物都是不利的,所以是不吉之兆。在我國的地位,除出廈門以南的地方外,太陽絕不會到天頂以北去的,所以決不可能有南虹出現。

關於雨雪露霜的諺語

天上落下的雨、雪、冰雹和地麵凝成的露水、白霜,雖然同是氣界水態的變化,但是各有它的氣象成因,同時也表示不同的未來天氣。因為這些現象是最易觀察的,也是和人類生活有直接關係的,所以這類諺語相當可靠。

*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浙江)

*十裏不同天。(江蘇無錫)

我國屬於大陸性氣候,夏天的雨大多屬於熱雷雨或陣雨。熱雷雨的發生,基本上是因為地麵受熱,發生對流運動,把地麵的水汽送到高空,凝成雷雨雲而發生的降水。但是由於地麵各部分的物理性狀不同,對於熱力的反應也不同,因此地麵上的氣溫有高有低。例如森林草原地區溫度低,不毛之地溫度高;柏油大道溫度高,煤渣馬路上溫度低。所以在極小範圍之內,空氣對流的強弱,可以有很大差別。這裏的對流,可以發生雷雨雲,那裏就不可能。再因為雷雨雲的麵積,普通不過幾平方公裏,所以我們常看見城南下雨而城北未必下雨的現象。這就是所謂的“十裏不同天”。到了秋天,還留著些夏天的景象,所以還有“秋雨隔灰堆”之說。

*天東雨,隔堵牆;這邊落雨,那邊出太陽。(山西太原、安微全椒)

*西南陣,單過也落三寸。(《田家五行》論雲)

*老夫活到八十八,未見陣頭東南發。(江蘇蘇州)

氣旋和其他種風暴通常是從西向東移動的,所以隻有發生在西方的風暴,才能影響到本地。發生在東方的風暴,隻會再向東去,不可能再影響本地。所以有“這邊落雨,那邊出太陽”的說法。

*雨打雞啼卯,雨傘不離手。(浙江義烏)

*雨打雞鳴醜,雨傘勿離手;雨打黃昏戍,明朝燥悉悉。(南京)

在晴好的天氣,早上隻會有霧,不會下雨的。現在下雨了,表示天氣本來不好,可能有遠地風暴逼近。一次風暴的經過,常要一天或一天以上的時間,不是短時內可以完的。現在,早上就開始下雨,那末未來一天之內,要“雨傘勿離手”了。在黃昏時分,高空氣流一般的有下沉運動,天空原有的雲,很易因此消散(因為下沉氣流是最熱燥的氣流)。在這時候,如果有碎塊雲裏下來的雨,是下不長的。但是,如果這種雨是一種風暴雨(就是從西方移動過來的有係統的雲雨),那末“雨打黃昏戍”也就未必“明朝燥悉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