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淺淺地暗了下來,一輪明月懸掛在夜空中,銀白色的月光如水般灑落大地。
偌大的街道上人來人往,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女娃穿梭在人群中,張望著他們的一舉一動,發現大多數人都在燒冥錢,頓時想起今天是七月十五中元節,許多冤鬼和惡鬼被放出覓食,而他們是在施孤送孩。
施送完之後,隻見他們手拿蓮花河燈,不約而同的向城外秋波湖畔而去。
小女娃走到小販麵前,隨手挑了個河燈,付給他幾枚銅錢,轉身朝城門外走去,來到了秋波河畔,看見不少人在岸邊放河燈,以此來祭奠亡人。
她不由吹燃火折子,點燃了燈芯,再將河燈放進水中,看著波光粼粼的水麵上,有盞河燈順水漂流,混入無數盞亮通通的群燈裏,與它們一起趕往西方之路。
一陣陰風呼嘯刮來,椏枝隨風搖曳,葉子摩擦間沙沙作響,驚得在場群眾立馬放下手上之物,如同著魔一樣打道回府,生怕待會兒碰上趕屍人,沾上黴運,給家人帶來災難。
風過人已散,獨留水中月。
此時萬籟俱寂,隻聽到叢林中發出詭異的聲音,河岸上的小女孩轉身朝林中走去,不經意間腳被石頭絆住了,還好她反應靈活,差點兒就和大地來個親密接觸。
小女孩拍了拍胸口,安心的鬆了口氣,低頭不滿的看著腳下石子,正欲用腳踢開刹那,耳邊莫名傳來銀鈴聲,她不由放眼望去,瞥見一個與自己同齡的女孩畏縮子在樹旁。
夕若邁步來到女孩跟前,瞧見她一副受驚的樣子,不解的輕挑彎眉:“你怎麼了。”
女孩七八歲的模樣,小臉黃黃,衣衫襤褸,梳著兩個小辮子,雙手牢牢抱住膝蓋,戰戰兢兢地抬眸望著夕若,顫顫開口:“鬼,好多鬼,我好怕好怕。”
“鬼。”她輕聲念著,頓時覺得背脊發涼,不禁轉頭瞟了一眼,看見有很多長發白衣鬼,他們在林裏飄來飄去,像是在尋找食物。
夕若倏然回頭,大驚失色瞪著女孩,上齒咬了咬下唇苦笑道:“真的,好多好多的鬼呀!早知道,我就不出門了。”
女孩心驚膽顫的盯著遊蕩鬼魂,焦急的站了起來:“快想想辦法,今晚為什麼有這麼多鬼啊!”
她一頭霧水,感歎道:“你不知道嗎?今天是七月半,盂蘭盆會,俗稱鬼節,鬼自然多。”這世上居然有人不知中元節,不會吧!
“七月半?鬼節?”還真沒聽過,隻知每年都有一天令她恐懼。
打小無父無母,村裏也無人知曉她父母是何許人也,究竟因何而將親女棄之荒山野嶺。幸得上天垂憐,被一位好心姥姥收養,自此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
彼時,覺得自己是世上最幸運的人,有個疼愛自己的姥姥不說,村民們對她也特別關懷。可是好景不長,就在幾個月前,月魔初現,血染蒼穹,村裏所有的人一夜間屠殺殆盡,讓她失去了世上唯一的親人。
夕若從兜裏拿出白瓷藥瓶,倒出了兩顆黑色藥丸,先吃掉其中一顆,再把另外一顆遞給女孩:“這是隱形丹,吃了它吧!可讓妖魔鬼怪看不見你。”
半響,伸手接過隱形丹,一口吞入腹中,低頭垂目打量一遍自己,再圍著夕若繞兩圈,仔細觀察了一番,疑惑的問道:“你也服了它,為什麼我還能看見你。”
雖說是頭次服用此丹,但對它相當了解,耐心的向她解說著:“之所以取名為隱形丹,是因它可以隱身,且隻對旁人起作用,同服者例外。”
她點了點頭,欣喜地伸出髒兮兮的小手:“我叫紫染,是個孤兒,很高興能認識你。”
“紫染啊,你叫我小若就行了。”她爽朗的回答道。
夕若把藥瓶放回兜裏,抬手握住她的手之際,察覺對方體內有股強烈煞氣迸發,漸漸地侵蝕著自己的身子。本想收回右手,陡然感覺頭一陣暈眩,肉身疼痛難忍,好似有利刃刺進她心裏,萬千邪蟲在啃咬的骨肉,吸食她血液一樣。
“小若,你怎麼了。”心想又是煞氣在作怪,連忙要鬆開她的手,未料到兩人手像粘在一起樣,無法在鬆開,隻能親眼目睹她飽受蝕骨切膚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