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議出結果,吳順派人喊來太子吳昊。
看到在場的諸位大臣,吳昊被這個陣仗嚇了一大跳!
“兒臣參見父皇,不知父皇召兒臣有何吩咐。”吳昊有點搞不清狀況,不過他能肯定,一定是哪裏出了事情。
吳昊不慌不忙,沉著冷靜的表現,諸葛亮幾人是越看越滿意,算起來,吳昊是他們共同的學生,吳昊表現得好,他們臉上有光。
“暗衛來報,光子叛出黑衣衛,你有何看法?”吳順問道。
他很想看看吳昊會怎麼說,準備怎麼做。蜀國總歸要傳下去,吳昊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蜀國的新高度。
聽了吳順的話,吳昊知道父皇要當著大臣們的麵考校自己,不覺得有些期待起來。
被立為太子,身為蜀國儲君,吳昊自知責任重大,每天都在虛心地向文武大臣們求教,同時還會抽出時間去軍營中與軍中將領比鬥。
吳昊這個太子,無論在朝中還是軍中,都獲得過較高的評價。
這也是現在吳順要考校他的原因所在。
“父皇,光子本是邪馬台之人,回故土,報故鄉的心情可以理解,不過她忘了,她擁有的一切都是蜀國給的,而蜀國不可背叛!”
吳昊說的話擲地有聲,他所表達的意思的蜀國的威嚴不容違逆。
“廢話說那麼多,現在光子就背叛蜀國了,柳生金二就策反蜀國黑衣衛的人了,怎麼辦?”
吳順沒好氣地說道。
這小子別的沒學到,淨學這些拐彎抹角的說話方式。不過還好,能說道點子上。
“父皇,安息人扣押了我們的商人,西域都護府出兵攻之,自此安息不敢以強國自稱,取消對蜀國商人的關稅。倭國膽敢策反蜀國情報人員,理當嚴懲之!”吳昊道。
“如何嚴懲?你說!”吳順看見了兒子眼中的鬥誌和戰意。
“兒臣以為,倭國當滅!”
八個字,說明吳昊將來也是個戰爭狂人,動不動就想滅人國家。
“蜀國立國前後,戰亂不斷,如今西域戰事稍歇,再動大軍,你不怕國民反對,說朕窮兵黷武?”吳順問道。
現在蜀國人民安居樂業,戰爭其實就是勞民傷財!仗打多了,容易損耗國家底蘊。
“父皇此言差矣。西域都護高順,領西域聯軍一戰挫敗安息,國民皆歡欣鼓舞,何來窮兵黷武之說?且倭國策反黑衣衛目的不純,凡謀劃中原者,當誅!倘若國民知倭國所為,必向父皇請願!”吳昊道。
安息國這個例子舉得好,西域戰事確實是鼓舞了蜀國人民,提升了民族自豪感和國家凝聚力,這是個好現象。
而且吳昊說了,謀劃中原的人都該死,這可是說到吳順心坎上去了。本來吳順就對倭國極度不爽,柳生金二終於給機會。不把握住都對不起他!
“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深得人心!”諸葛亮說道。
“倭國當滅!”法正說道。
“現今國內百姓殷實,國庫充盈,糧食軍械無處堆放,當適時處理。”郭嘉比較幽默,他覺得國庫太充實了,糧食不吃要爛,軍械太多,不用會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