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歐洲籃球聯賽(2 / 2)

由於歐洲籃球國家眾多,職業俱樂部數量也遠遠超過了美國。僅參加每年歐洲俱樂部聯賽的頂級俱樂部,就有24支,來自13個國家。這些國家各自有10支以上的甲級俱樂部隊,所以如果算有質量的俱樂部,歐洲的球隊是美國的4倍,職業球員數量遠遠超過美國。他們每年除要參加各國的聯賽外,還要參加歐洲聯賽。歐洲聯賽最早在1957年就有了雛形,fiba當時就創辦了歐洲俱樂部的頂級賽事。1983年它被命名為europecup,之後經過數次更名,最終定名為euroleague。它一直是歐洲的頂級賽事,但到了2000年,情況突然“失控”了。當時歐洲聯賽電視轉播合約全由fiba操控,許多認為自己分到的錢太少的球隊開始醞釀出走。這年夏天,來自歐洲13個國家的24支頂級籃球俱樂部加入歐洲籃球協會(uleb),並且組建了自己的聯賽。當fiba發現這個情況後,與uleb的代表進行了幾次磋商,但由於雙方理念不同,最終正式宣告分裂。令人吃驚的是,由於歐洲籃聯此前沒有對他們的歐洲聯賽(euroleague)的名稱進行官方注冊,剛剛成立的歐洲籃球協會立即搶先注冊了歐洲聯賽(euroleague)這個名稱。歐洲籃聯也不得不為他們的聯賽找到一個新的名稱——國際籃聯超級聯賽(suproleague)。這樣,從2000-01賽季開始,歐洲也就擁有了兩個不同的頂級籃球聯賽,一個是由歐洲籃球協會主辦的歐洲聯賽(euroleague),另一個是由歐洲籃聯主辦的國際籃聯超級聯賽(suproleague)。

~~

這種歐洲兩個頂級聯賽對峙的局麵,造成了一些頂級俱樂部也都分別支持不同的聯賽。例如希臘的帕納辛納科斯和以色列的馬卡比等超級強隊留在了fiba主辦的超級聯賽,而巴塞羅那和雅典aek等超級強隊則加入了新成立的歐洲籃球協會主辦的歐洲聯賽。這種局麵也造成了在2001年5月產生了兩個歐洲頂級聯賽的冠軍球隊。而動蕩並未結束,當馬卡比奪得fiba旗下的歐洲超級聯賽冠軍後,隨即和亞軍希臘的帕納辛納科斯一同轉投uleb的歐洲聯賽,這給了fiba的超級聯賽再一次沉重打擊。一塊大陸上有兩個冠軍產生,讓uleb和歐洲籃聯的人都認識到了雙方合作的重要性。於是,經過協商,歐洲籃聯同意把他們的聯賽跟uleb組織的歐洲聯賽合並,統一使用歐洲聯賽(euroleague)的名稱。此前參加超級聯賽的球隊,也都轉而參加歐洲聯賽的比賽。從那以後,uleb和歐洲籃聯之間的權力劃分也更加清楚了。所有關於歐洲俱樂部的籃球賽事都由uleb負責,而歐洲籃聯隻負責歐洲跟國家隊有關的籃球賽事。除此之外,歐洲還有亞得裏亞海地區聯賽、波羅的海地區聯賽等等,歐洲俱樂部球隊全年可選擇參加的賽事數不勝................

下麵是09賽季歐洲籃球聯賽冠軍隊——帕納辛納科斯隊

奪冠陣容名單

2008/2009賽季

冠軍:帕納辛納科斯

陣容

主教練:奧布拉多維奇(&381;eljkoobradovi&263;)

4阿爾弗蒂斯(fragiskosalvertis)

5凱奇曼(kecman)

6斯潘諾裏斯(vassilisspanoulis)(final4mvp)

7佩爾佩羅格盧(staragosperperoglou)

8巴蒂斯特(michaelbatiste)

9佛齊斯(antonisfotsis)

10哈奇夫雷塔斯(nikoshatzivrettas)

11尼古拉斯(drewnicholas)

12薩爾薩裏斯(kostastsartsaris)

13迪亞曼蒂迪斯(dimitrisdiamantidis)

14佩科維奇(nikolapekovi&263;)

15薩科塔(dusan&352;akota)

16謝爾馬迪尼(giorgishermadini)

17弗吉尼斯(dimitrisverginis)

19雅西克維休斯(&352;arūnasjasikevi&269;ius)